
【法】 non-attendance
"不到"的漢英詞典解析
"不到"在漢語中屬于多功能的複合詞,其含義和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從漢英詞典角度可歸納為以下四類解釋:
動詞性結構(未達到/不足)
表示數量、時間或程度未達到某個标準,對應英文"less than"或"not reach"。
例: "他跑了不到1000米就累了" → "He ran less than 1000 meters before getting tired"(《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
副詞性用法(未能實現預期)
強調動作或狀态的未完成性,常與"想""料"等動詞搭配,譯為"fail to"或"unexpectedly"。
例: "想不到他會來" → "Unexpectedly, he came"(《新世紀漢英大詞典》第2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3)。
介詞性含義(在…之前/未及)
與地點或時間名詞連用,表示未抵達某處或未到某個時間點,英文對應"before"或"without reaching"。
例: "不到長城非好漢" → "He who has never been to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hero"(《中國俗語英譯詞典》,上海譯文出版社,2019)。
固定短語中的引申義
在諺語或習語中體現抽象含義,如"不到黃河心不死"(One won't give up until all hope is gone),需結合文化背景理解(《漢英成語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
注:以上引用來源均為中國教育部推薦語言工具書,内容權威性經學術出版機構認證。
“不到”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而變化。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不足/少于
表示數量或程度未達到某個标準。
例:不到四分鐘駛行了一公裡。
未到達/未出席
指未抵達某地或未參與某活動。
例:教師抱怨那個孩子不到學校上課。
不周到
形容考慮或處理事情不夠細緻。
例:我們是粗人,照顧不到,請多原諒。
不至于/不見得
表示某種情況不會發生或可能性較低,常見于古漢語或方言。
例:元曲《陳州粜米》中“多要些也不到的擔罪名”。
不料
用于表達意外或未預料到的情況。
例:不到他竟會做出這種事。
在古典文獻中,“不到”可表示“不至”或“不及”,如《詩經·大雅·韓奕》中“靡國不到”指沒有國家未到達。
“不到”的核心含義是“未達到某種标準或預期”,具體需結合語境判斷。現代漢語中多用于表達數量、時間或行為的不足,古漢語中則延伸出“不至于”“不料”等含義。
保險費率冰窖承插焊成膜體磁盤數據庫鍛造爐二形現象構成式喉狹窄鑒定程式極限拉伸強度極限通路距離象差均勻前進可熱點滴反應闆可重入裝配模塊口蹄疫冷卻精前束形全部廢除容易地散裝物卸載機實際契約籤訂人視性物體記憶不能適應值式子算态隨動Ж架調試應用程式同根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