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相成核英文解釋翻譯、均相成核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homogeneous nucleation
分詞翻譯:
均相的英語翻譯:
【化】 homogeneous phase
成的英語翻譯:
become; fully grown; succeed
核的英語翻譯:
hilum; nucleus; putamen; stone
【醫】 caryo-; caryon; core; karyo-; karyon; kernel; nidi; nidus; nuclei
nucleo-; nucleus
專業解析
均相成核(Homogeneous Nucleation)是指在沒有外來雜質或界面參與的情況下,溶液、熔體或氣相中的分子通過熱力學漲落自發形成臨界尺寸晶核的過程。這一現象是結晶、相變和材料制備等領域的基礎機制,其英文對應術語為"homogeneous nucleation"。
核心機制與條件
-
熱力學驅動:當體系處于過飽和(溶液)或過冷(熔體)狀态時,吉布斯自由能變化(ΔG)由體積自由能降低和表面自由能增加共同決定。臨界晶核半徑(r)滿足公式:
$$
r^ = frac{2gamma}{Delta G_v}
$$
其中γ為表面張力,ΔG_v為單位體積自由能變化。
-
動力學阈值:成核速率隨過飽和度指數增長,需跨越能量勢壘才能形成穩定晶核。實驗表明,硝酸鉀水溶液在過飽和度達1.5倍時開始發生均相成核。
典型應用領域
- 制藥工業:控制藥物結晶粒度分布,如阿司匹林生産中的晶型調控
- 納米材料合成:通過調節溶劑揮發性實現量子點的均相成核
- 氣象科學:解釋雲層中冰晶的自然形成機制
權威參考文獻
- 經典教材《相變動力學》(Porter & Easterling, 2009)第三章詳細推導了成核理論方程
- 美國化學會期刊《Langmuir》2020年研究證實電場可降低均相成核能壘(DOI:10.1021/acs.langmuir.0c01562)
- 中國國家标準化委員會GB/T 30186-2013《結晶技術術語》第4.2條款明确定義
該過程與異相成核(heterogeneous nucleation)形成對比,後者依賴外來表面降低活化能。在實際工業生産中,均相成核因其條件苛刻,通常需要精确控制溫度、濃度和擾動等因素。
網絡擴展解釋
均相成核是物質從均勻相中自發形成晶核的過程,常見于結晶、凝固等相變現象中。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1.定義與基本原理
- 均相成核指在單一均相體系(如純溶液或熔體)中,因熱力學漲落(如溫度、濃度波動)自發形成晶核的過程。例如,過飽和溶液中溶質分子自發聚集形成微小晶核,或熔融高分子因熱運動形成有序鍊束。
- 成核是相變的初始階段,晶核需達到臨界尺寸才能穩定生長,否則會重新溶解或分解。
2.發生條件
- 高過飽和度/過冷度:溶液需達到較高過飽和度(溶質濃度遠超平衡值),或熔體需顯著過冷(溫度低于理論凝固點),以克服成核所需的能量勢壘。
- 熱力學驅動:吉布斯自由能降低到一定程度時,體系通過形成新相降低能量。
3.與異相成核的對比
特征 |
均相成核 |
異相成核 |
成核位置 |
均勻相内部自發形成 |
雜質、界面或已有晶體表面誘導形成 |
能量需求 |
需較高自由能,臨界核尺寸較大 |
自由能需求低,更易發生 |
時間依賴性 |
隨時間逐漸增加晶核密度 |
晶核密度固定,與時間無關 |
4.應用與實例
- 化學領域:過飽和溶液析晶(如鹽類結晶)。
- 高分子材料:純淨聚合物熔體冷卻時形成結晶區域。
- 自然現象:極度過冷的水在均相成核時瞬間結冰,而含雜質的水(異相成核)在較高溫度即可結冰。
5.局限性
- 實際體系中完全均相的成核較罕見,因微量雜質或界面常引發異相成核。工業上常通過添加成核劑(如催化劑)促進異相成核以提高效率。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領域(如高分子或無機化學)的成核機制,可參考來源網頁。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貝耳法斯特埃氏杆菌冰罨不并的垂直同步膽道粘液腺颠茄根遞延開發費用多動脈炎二矽噻烷氧基二甲啡烷法維-拉瓦利測定器負容量管泡狀的固定用戶文件過磷酸鈣混合器核對列會計科目表活期假半陰陽體假虎刺酮膠狀物介入絡合反應脈絡膜毛細管層詩壇手語特種黃銅通用汽油土地上的生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