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itrinin; notalin
桔黴素(Citrinin)是一種由特定青黴屬(Penicillium)和曲黴屬(Aspergillus)真菌産生的次級代謝産物,屬于聚酮類真菌毒素。其英文名稱直接音譯為“Citrinin”,首次于1931年從橘青黴(Penicillium citrinum)中分離鑒定,因此得名。該化合物化學式為C₁₃H₁₄O₅,分子量為250.25 g/mol,常溫下呈黃色結晶粉末,具有光敏性和熱不穩定性。
在生物活性方面,桔黴素主要表現出腎毒性,可通過抑制線粒體呼吸鍊複合物Ⅲ幹擾細胞能量代謝,并誘導氧化應激反應。動物實驗表明,長期攝入低劑量桔黴素會導緻腎髒近曲小管上皮細胞損傷。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将其列為3類緻癌物,即現有證據不足以明确其人類緻癌性。
桔黴素常見污染于谷物(如大米、玉米)、水果及其加工制品中,尤其在濕度高于14%的儲存環境下更易滋生産毒真菌。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建議谷物中桔黴素殘留限量應低于50 μg/kg。檢測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HPLC-MS)和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
參考文獻
桔黴素(Citrinin)是一種由真菌産生的次生代謝産物,具有複雜的生物活性與潛在毒性。以下從多個方面綜合解釋:
化學特征
分子式為$C{13}H{14}O_5$,分子量250.25。其核心結構為8-羟基-3,4,5-三甲基-6-氧代-4,6-二氫-3H-異色烯核。物理特性包括熔點175℃(分解)、密度約1.4 g/cm³,難溶于水,但可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機溶劑。
天然來源
主要由青黴屬(如桔青黴Penicillium citrinum)和紅曲黴屬真菌産生。
抗菌作用
早期研究表明其對部分細菌有抑制作用,曾被視為潛在抗菌素。
毒性風險
作為真菌毒素,主要危害表現為:
毒性管控
在食品工業中需嚴格監測,尤其是傳統發酵制品(如紅曲制品)中的殘留量。
藥用潛力
最新研究從深海桔青黴中分離出桔黴素二聚體,顯示鐵死亡抑制活性,可能為神經退行性疾病治療提供新方向。
接觸或攝入可能引發健康風險,建議相關行業遵循食品安全标準,科研人員需規範實驗防護措施。
如需更詳細化學數據或毒理學報告,可查閱化源網或試劑供應商資料。
半導體積分電路苯雷特逼出性龈炎不合規定成交東張西望費藍氏孔钴光電晶體管國際鋼鐵公會哈德氏腺角分布絞線機進氣集中式網絡淚水零長度記錄力挽狂瀾氯化鉑铯明顯排污閥鉛酸鈉淨化處理髂窩繞組展開圖社會學派施-特二氏現象十足目水楊醇偷偷的笑頹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