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import quotas
進口配額(Import Quota)是指一國政府在一定時期内,對特定商品的進口數量或金額設定的最高限額。該措施屬于非關稅壁壘,旨在保護國内産業、調節國際收支或實施貿易政策。以下是漢英詞典角度的詳細解析:
英文:Import Quota
釋義:政府通過行政手段限制某種商品進口數量的制度,超出配額部分可能被禁止進口或征收高額關稅。
來源:商務部《國際貿易術語解釋規範》
數量限制
以實物數量(如噸、件)或價值金額為計量單位,例如中國對小麥年進口配額設定為963.6萬噸(2023年數據)。
來源:中國海關總署《進出口關稅配額管理貨物目錄》
分配方式
來源:WTO《進口許可程式協定》第3條
案例:農産品配額
中國對玉米實行關稅配額管理,配額内進口征收1%關稅,配額外關稅達65%。2024年配額量為720萬噸,其中國營貿易比例占60%。
來源:國家發改委《農産品進口關稅配額管理暫行辦法》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釋義 |
---|---|---|
關稅配額 | Tariff-rate Quota (TRQ) | 配額内低關稅,配額外高關稅 |
絕對配額 | Absolute Quota | 嚴格限制數量,超額禁止進口 |
配額許可證 | Quota License | 獲得配額後需申領的進口憑證 |
注:以上政策文件可在中國商務部官網(www.mofcom.gov.cn)及WTO數據庫(WTO Data)查詢原文。具體配額量年度調整詳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貿易管理目錄》。
進口配額(Import Quota)是指一國政府在一定時期内,對特定商品的進口數量或金額設定直接限制的貿易政策。其核心目的是通過控制進口規模,保護國内産業免受外部競争沖擊,屬于非關稅壁壘措施之一。
按限制方式劃分
其他分類維度
進口配額通過限制進口量,可緩解國内産業因低價進口商品受到的沖擊,尤其適用于勞動力成本或原材料成本較高的行業。例如,我國曾對需要質量鑒定的進口商品實施配額管理,防止市場過度開放。
如需更完整的政策案例或實施細節,可參考相關法律文件及國際貿易協定原文。
埃瓦爾德衍射球标量類型持器觸覺小體大紅柑抵押權标志額骨内面骨肥厚廢料汽油混雜問題吉布斯氏試驗結舌的驚風決算法距後裂抗螺旋體的考-莫二氏分類臨界變形态鉚釘制造機尿腸取得成本學說忍辱負重人造光軟毛黴酸上風口使不一緻首席仲裁人睡衣褲台際雜訊遏止鐵氧化還原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