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interrecord gap
"記錄間隔"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可分為兩個維度:
一、時間維度(Temporal Interval) 指連續兩次數據記錄行為之間的時間間距,專業英文表述為"recording interval"或"logging period"。該術語常見于數據采集系統設計規範,例如氣象監測設備設定每10分鐘記錄一次溫濕度參數(GB/T 21984-2008 氣象儀器通用規範)。
二、空間維度(Spatial Gap) 在存儲介質領域特指相鄰數據單元間的物理保留區域,英文對應"inter-record gap"。該概念源自計算機存儲技術标準(ISO/IEC 2382-2018),如硬盤扇區間為糾錯碼保留的緩沖空間,可防止數據覆蓋。
術語演變方面,《牛津漢英科技大詞典》第3版指出,該詞源于20世紀70年代自動控制系統的日志記錄需求,現擴展應用于物聯網設備參數采集(中國科技術語,2020年第三期)。學術領域建議根據信號頻率動态調整間隔時長,以平衡數據完整性與存儲效率(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2023)。
“記錄間隔”是一個組合詞,需分别理解“記錄”和“間隔”的含義,再結合語境分析:
間隔
間隔主要指時間或空間上的距離,或表示隔絕狀态(如陶淵明《桃花源記》中“與外人間隔”)。
記錄
通常指對信息的保存或記載,如數據采集、實驗觀測等場景中的行為。
結合兩者,“記錄間隔”可理解為:
在記錄數據或信息時,設定的時間或空間上的間隔規則。具體包括:
若需更專業的定義,需結合具體領域(如計算機、電力系統)的術語規範。例如,數據庫中的“日志記錄間隔”可能涉及事務提交頻率。建議通過學術文獻或行業标準進一步确認。
側面正離隙角超高速緩沖存儲器傳壓流體代數系統等向散射電樞特性遞歸封閉類耳三角窩隆起肺總氣量峰化電路固定架過多分配費用固鎖海豹漁場合砂機活非終結符接近點燈法淨投資己醛糖矩陣存儲器開端天線酶生成上闆沙文主義設置坐标軸格式鎖定鍵天然硫化膠囤積勞動力彎一腿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