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劑英文解釋翻譯、冷凝劑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建】 condensing agent
分詞翻譯:
冷凝的英語翻譯:
condensation
【化】 condensate; condensation
【醫】 condensation
劑的英語翻譯:
【醫】 agent
專業解析
在漢英詞典語境下,“冷凝劑”對應的英文術語主要為Condensing Agent 或更常見的Refrigerant。其詳細含義可從以下角度闡釋:
-
核心定義與功能
- 冷凝劑 (Condensing Agent / Refrigerant) 是一種在制冷、空調或熱泵系統中循環工作的流體工質。它在系統的冷凝器部件中,通過釋放熱量給外部環境(如空氣或水),從氣态轉變為液态。這個過程是制冷循環的關鍵步驟之一,目的是将系統吸收的熱量排放出去(來源:中國制冷學會術語委員會)。
-
物理化學特性與作用機制
- 冷凝劑在低溫低壓下易于蒸發吸熱(在蒸發器中),在高溫高壓下易于冷凝放熱(在冷凝器中)。其相變潛熱(蒸發潛熱和冷凝潛熱)是實現高效熱量傳遞的核心。理想的冷凝劑應具備高臨界溫度、適中的冷凝壓力、良好的熱傳導性、化學穩定性、與系統材料的兼容性以及環境友好性(來源:國家标準 GB/T 7778-2017《制冷劑編號方法和安全性分類》)。
-
應用場景與常見類型
- 冷凝劑廣泛應用于家用冰箱、空調、汽車空調、商用冷凍冷藏設備、工業制冷裝置以及熱泵系統中。常見類型包括:
- 氯氟烴 (CFCs):如 R12(因破壞臭氧層已基本淘汰)。
- 氫氯氟烴 (HCFCs):如 R22(過渡性物質,正在逐步淘汰)。
- 氫氟烴 (HFCs):如 R134a, R410A, R32(目前主流,但部分高GWP值品種面臨限制)。
- 天然工質:如氨 (R717)、二氧化碳 (R744)、碳氫化合物如丙烷 (R290)、異丁烷 (R600a)(因其低GWP和良好性能日益受到重視)。
- 氫氟烯烴 (HFOs):如 R1234yf, R1234ze(新一代低GWP替代品)。
術語辨析:
- 冷凝劑 (Condensing Agent) 更側重于描述該物質在冷凝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 制冷劑 (Refrigerant) 則是對整個制冷循環中起作用的工質的統稱,它涵蓋了蒸發吸熱和冷凝放熱兩個主要相變過程。在絕大多數技術文獻和實際應用中,“制冷劑”是更常用和更全面的術語,而“冷凝劑”是其功能的一個具體體現。因此,在漢英詞典中,“冷凝劑”通常指向Refrigerant,并特别關聯其在冷凝階段的功能(來源:ASHRAE Handbook Fundamentals)。
網絡擴展解釋
冷凝劑是制冷或冷卻系統中用于傳遞熱量的介質,其核心作用是通過物理相變實現熱量的吸收與釋放。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冷凝劑(Condensing agent)是指在冷凝器等裝置中循環流動,通過狀态變化帶走熱量的氣态或液态物質。例如在空調、冰箱等設備中,它負責将高溫氣體冷卻為液體,釋放熱量到外界環境。
二、工作原理
-
相變吸/放熱
通過氣态與液态之間的轉換實現熱量轉移:氣态冷凝劑在冷凝器中被壓縮為液态時釋放熱量,液态進入蒸發器後汽化吸收熱量。
-
循環機制
在制冷系統中,冷凝劑與制冷劑(如氟利昂)協同工作:制冷劑負責循環吸熱,冷凝劑則輔助其完成相變過程。
三、常見類型
- 氫氟碳化物(HFCS)與碳氫化合物:化學制冷系統中常用
- 水:簡單冷卻場景中作為天然冷凝介質
- 氟利昂:空調等設備中通過氣液相變實現高效熱交換
四、應用領域
主要應用于制冷設備(冰箱、空調)、工業冷卻系統及實驗室冷凝裝置(如蛇形冷凝管)。在汽車水箱等場景中也用于快速散熱。
五、術語辨析
需注意冷凝劑與制冷劑的區别:制冷劑是系統中循環工質(如氟利昂),而冷凝劑廣義上可指輔助冷卻介質。但實際應用中兩者功能常存在交叉,具體定義可能因場景而異。
提示:不同行業可能對術語有細微差異,具體應用建議參考設備說明書或專業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安福梅特按序工作常任審計員吹牛專家定親法理覆蓋定義固定式單拉杆固相縮聚橫焊呼叫報號器腱性聯接揭丑靜止的卷耳冷固性膠粘劑牛磺膽酸排出過多排淚的偏倚的頻率分集氣冷片權限争執鞣酸阿立新乳白色的珊瑚通信狀态字吐膿微型二極管微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