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酪狀皂英文解釋翻譯、酪狀皂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curd soap

分詞翻譯:

酪的英語翻譯:

【醫】 But.; butyr-; tyro-

狀的英語翻譯:

account; certificate; condition; shape; state; written complaint
【醫】 appearance

皂的英語翻譯:

black; soap
【化】 soap
【醫】 sapo; soap

專業解析

酪狀皂(英文:Curd Soap)是皂化反應過程中的一種中間産物形态,特指油脂與堿液(如氫氧化鈉)在特定工藝條件下反應形成的顆粒狀、膏狀或凝乳狀皂體。其名稱源于外觀類似奶酪或凝乳(Curd)的質地,是傳統冷制皂或半沸煮法制皂的關鍵階段。以下從專業角度解析其定義、形成機制與應用:


一、核心定義與形态特征

酪狀皂指皂化反應中脂肪酸鈉鹽(肥皂)與甘油、未反應油脂及電解質等混合物形成的半固态懸浮體系。其微觀結構為皂晶被液體相包裹的膠态分散體,宏觀表現為:


二、形成機制與工藝條件

酪狀皂的産生與皂化反應的物理化學過程密切相關:

  1. 反應階段:當油脂與堿液混合後,隨溫度升高(通常40–50°C),皂分子逐步析出并包裹未反應油脂,形成“皂核”。
  2. 電解質作用:加入氯化鈉等鹽類(鹽析工序)可降低皂在水相中的溶解度,促使皂粒聚集析出。
  3. 相分離:靜置後體系分層:上層為甘油水溶液(皂液),下層即為酪狀皂(含60–70%皂基及殘餘成分)。

科學原理:該過程符合“膠體凝聚”理論,鹽析通過壓縮雙電層促使皂膠粒聚沉。


三、應用與工業意義

酪狀皂是傳統制皂工藝的核心中間産物,直接影響成品質量:

  1. 甘油回收:分離酪狀皂後,上層皂液可提取甘油(重要化工原料)。
  2. 皂基精制:酪狀皂經洗滌、幹燥、壓條等工序制成最終皂産品。
  3. 品質調控:酪狀皂的顆粒均勻度與含水量決定皂的硬度、起泡性及溶解速率。

四、權威參考資料

  1. 《油脂化學與工藝學》(第五版)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5年。

    說明:系統闡述皂化反應機理及酪狀皂在制皂工藝中的相變過程(章節6.3)。

  2. ISO 7653:1991

    Surface active agents — Technical soaps — Vocabulary

    國際标準化組織對工業皂術語的定義,涵蓋皂化中間産物分類。

  3. 《Soap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nd ed.)

    Elsevier, 2016.

    專業教材詳述酪狀皂的工業化生産控制參數(pp. 102–107)。

注:因專業文獻無直接網頁鍊接,來源信息标注出版資料供查證。如需線上資源,建議訪問學術數據庫(如ScienceDirect)檢索上述書目。

網絡擴展解釋

“酪狀皂”是一個專業術語,主要用于描述特定形态或成分的肥皂。以下是綜合多來源信息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酪狀皂”對應的英文翻譯為“curd soap”,指肥皂制作過程中形成的凝乳狀物質。這類肥皂通常呈現類似乳酪的半固體質地,可能與傳統制皂工藝中油脂和堿反應的中間狀态有關。

  2. 成分與工藝關聯

    • 從法語翻譯“savon animal”(動物皂)可推測,酪狀皂可能涉及動物脂肪(如牛脂)作為原料。
    • 在冷制皂工藝中,油脂與堿液混合後會逐漸皂化,當混合物達到類似凝乳的稠度(稱為“trace”階段)時,可能被稱為酪狀皂。
  3. 漢字解析補充

    • “皂”在漢語中本義為黑色(如“皂白”),但現代主要指代肥皂。
    • “酪”則形容質地類似乳酪,強調其半固态或細膩特性。

建議:如需進一步了解酪狀皂的具體制作方法或化學性質,可參考專業化工類文獻或制皂工藝手冊。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阿貝爾閉式試驗器巴克豪生振蕩薄束核編碼的避難炊煙磁道交換控制器錯流抵借價值二金屬的法律的解釋輻射防護屏鈣铌钽礦鼓式印刷護目鏡焦酒石酸鹽假性言語倒錯淨油機金諾芬均分劑量連接機制痢疾樣的六六六離子熱陰極管拍案叫絕熱鑄三氯化四氨钴伸遊贖償契約酸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