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Ranke's formula
gram; gramme; overcome; restrain
【醫】 G.; Gm.; gram; gramme
family name; surname
formula
【計】 formula; transition formula entry
【化】 equation
【醫】 F.; formula
從漢英詞典與專業術語雙重視角解析,“蘭克氏公式”對應的英文術語為Rankine's Formula(朗肯公式),特指由蘇格蘭工程師威廉·約翰·麥誇恩·朗肯(William John Macquorn Rankine)提出的岩土力學核心理論,用于計算擋土牆承受的土壓力。以下是其詳細解釋與工程意義:
朗肯公式基于半無限土體極限平衡理論,假設土體為均質彈性體,牆背垂直光滑且填土水平。公式通過分析土體微元應力狀态,推導出主動土壓力((P_a))與被動土壓力((P_p))的解析解:
主動土壓力(牆體遠離填土):
$$P_a = frac{1}{2} K_a gamma H$$
其中:
來源:經典土力學教材《Soil Mechanics in Engineering Practice》(Terzaghi et al.)
被動土壓力(牆體擠壓填土):
$$P_p = frac{1}{2} K_p gamma H$$
(K_p = tan(45^circ + phi/2)) 為被動土壓力系數
來源: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SCE)《Foundation Engineering Handbook》
朗肯公式適用于以下典型工況:
注:實際工程需根據土層分布、地下水條件修正參數
朗肯理論因忽略牆-土摩擦作用,可能導緻誤差。現代工程常采用庫侖理論(Coulomb's Theory)或數值模拟進行補充:
來源:《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Coduto et al.)
Rankine, W.J.M. (1857). "On the Stability of Loose Earth".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GB 50007-2011)第6.7節擋土牆設計
Eurocode 7: Geotechnical Design (EN 1997-1:2004)
術語說明:“蘭克氏公式”為“Rankine's Formula”在早期中文文獻中的音譯,現工程界通用譯名為朗肯公式,需注意術語統一性以保障專業性。
關于“蘭克氏公式”(Ranke's formula),目前可查證的信息較為有限。該術語的英文翻譯為Ranke's formula,标注為醫學領域相關。但由于來源權威性較低,且未提供具體公式内容或應用場景,需謹慎參考。
術語來源
“Ranke”可能源自德語姓氏(如曆史學家Leopold von Ranke),但醫學領域暫無廣泛知名的同名公式。需注意是否存在拼寫誤差(如與“Rankine公式”混淆,後者屬于工程熱力學領域)。
醫學應用猜想
若屬于醫學公式,可能涉及生理參數計算(如藥物代謝、劑量調整)或解剖學測量,但需更多資料佐證。
當前信息不足以詳細解釋其含義,可能存在術語冷門、翻譯偏差或資料缺失的情況。
阿内耳氏探子包标題鼻聲部分抗體群帶緩沖器的網絡單位分析厄默桑氏法非對稱階梯函數分選接卡箱光船租船條款過敏症的過去的毫無作用橫向記錄回複二極管結膜反應經驗工亮棗紅煉焦期連續軌迹控制系統氯丙決面授機宜氫氧化亞金七葉樹視隱窩水蜜劑特種財産法銻化物通告闆未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