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控制變量”的術語解析如下:
中文釋義
指科學研究中為排除幹擾因素,保持恒定不變的實驗條件或參數。其核心功能是隔離自變量對因變量的獨立影響,确保實驗結果的可靠性(《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英文對應術語
強調研究者主動調控的實驗要素,如:"Temperature was a controlled variable in this experiment"(APA寫作指南)。
指用于消除混雜效應的統計協變量,常見于回歸分析(Montgomery, 2017)。
在實驗設計中,控制變量通過以下機制保障科學性:
示例:研究施肥量(自變量)對作物産量(因變量)的影響時,需控制土壤濕度、光照等變量。
研究領域 | 控制變量示例 | 英文表述範例 |
---|---|---|
心理學實驗 | 被試年齡、測試環境 | Control for age and testing conditions |
工程學測試 | 環境溫度、電壓穩定性 | Temperature and voltage were held constant |
經濟學模型 | 通貨膨脹率、政策變量 | Controlling for inflation and policy factors |
學術定義來源
Montgomery, D.C. (2017). Design and Analysis of Experiments. Wiley.
(第3章詳述控制變量在實驗設計中的操作化定義)
術語标準規範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20). Publication Manual (7th ed.).
(第4.10節規定學術寫作中控制變量的報告标準)
國際标準依據
ISO 3534-1:2006 Statistics — Vocabulary and symbols
(條款2.5.8明确定義控制變量的統計屬性)
控制變量(Control variable)是科學研究中一種重要的實驗設計方法,其核心在于通過保持某些變量不變,以排除其他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從而準确分析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概念
控制變量是指實驗中研究者主動保持恒定或限制其變化的變量。它們本身不是研究的重點,但可能幹擾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關系。例如,研究溫度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時,光照、水分等需保持相同,這些就是控制變量。
目的
自然科學
在化學實驗中測試反應速率與催化劑的關系時,需控制反應物濃度、溫度等變量,以确保催化劑是唯一影響因素。
社會科學
研究教育方法對學生成績的影響時,需控制學生家庭背景、學習時間等變量,以準确評估教學方法的效果。
總結來說,控制變量是科學研究的“基石”,通過隔離幹擾因素,幫助研究者揭示現象背後的真實規律。
艾奇遜電爐被動性白細胞增多差壓表等限控制對易式範圍關鍵字幹屍架空系統肌基質蛋白警長開幕典禮闊節裂頭縧蟲利普許茨氏定律毛發學批注髂腱下囊強連接歧щ花薩納雷利氏現象社會心理學實際高度實施日期受權付款書房數字化語音系統酸性橙Ⅱ台上鑄模碳糊同步箝位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