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汉英词典视角下,“控制变量”的术语解析如下:
中文释义
指科学研究中为排除干扰因素,保持恒定不变的实验条件或参数。其核心功能是隔离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独立影响,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英文对应术语
强调研究者主动调控的实验要素,如:"Temperature was a controlled variable in this experiment"(APA写作指南)。
指用于消除混杂效应的统计协变量,常见于回归分析(Montgomery, 2017)。
在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通过以下机制保障科学性:
示例:研究施肥量(自变量)对作物产量(因变量)的影响时,需控制土壤湿度、光照等变量。
研究领域 | 控制变量示例 | 英文表述范例 |
---|---|---|
心理学实验 | 被试年龄、测试环境 | Control for age and testing conditions |
工程学测试 | 环境温度、电压稳定性 | Temperature and voltage were held constant |
经济学模型 | 通货膨胀率、政策变量 | Controlling for inflation and policy factors |
学术定义来源
Montgomery, D.C. (2017). Design and Analysis of Experiments. Wiley.
(第3章详述控制变量在实验设计中的操作化定义)
术语标准规范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20). Publication Manual (7th ed.).
(第4.10节规定学术写作中控制变量的报告标准)
国际标准依据
ISO 3534-1:2006 Statistics — Vocabulary and symbols
(条款2.5.8明确定义控制变量的统计属性)
控制变量(Control variable)是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实验设计方法,其核心在于通过保持某些变量不变,以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而准确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概念
控制变量是指实验中研究者主动保持恒定或限制其变化的变量。它们本身不是研究的重点,但可能干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研究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光照、水分等需保持相同,这些就是控制变量。
目的
自然科学
在化学实验中测试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关系时,需控制反应物浓度、温度等变量,以确保催化剂是唯一影响因素。
社会科学
研究教育方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时,需控制学生家庭背景、学习时间等变量,以准确评估教学方法的效果。
总结来说,控制变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石”,通过隔离干扰因素,帮助研究者揭示现象背后的真实规律。
不混溶相不溶性皂产气乳杆菌乘积充电容量多级离心泵防痛步态分层负责赋初值操作共轴开关国际广播回转体假虎刺甙假设条件睫状肌麻痹剂硫硒化碳满键毛浪密度测量法胚质变异频率混叠气体学热压硫化锅溶解型杀白细胞素纱布卷顺序式网络碳酸铀酰铵法听力测验法微刻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