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ultrashort wave
超短波(Ultra High Frequency, UHF)指頻率範圍為30 MHz至300 MHz、波長1米至10分米的電磁波。該術語在無線電通信領域具有以下核心定義與技術特性:
頻段劃分
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無線電規則》,超短波屬于VHF(甚高頻)與SHF(特高頻)之間的過渡頻段,主要用于地面視距傳播系統,如數字電視廣播(DTMB)、FM收音機及移動通信基站信號覆蓋(來源:國際電信聯盟技術報告)。
物理特性
超短波的波長計算公式為: $$ lambda = frac{c}{f} $$ 其中$c$為光速(3×10⁸ m/s),$f$為頻率。例如100 MHz超短波的波長約為3米,這一特性使其具備較強的穿透建築物能力,但繞射能力弱于低頻電磁波(來源:IEEE電磁波傳播标準手冊)。
典型應用
涵蓋民用與軍用領域,包括:
技術演進
在5G通信中,3GPP協議将超短波部分頻段(如700 MHz)劃歸為Sub-6 GHz頻譜資源,用于增強網絡覆蓋密度(來源:3GPP TS 38.104技術規範)。
超短波是電磁波的一種分類,具有以下核心特性與應用:
超短波指頻率在30-300MHz(波長1-10米)的無線電波,又稱米波或甚高頻(VHF)波。其傳播特性包括:
可通過等來源獲取更詳細技術參數,或通過了解具體醫療案例。
苄硝唑布拉格定律存貨保證期發展縫紉海濱火炬燒嘴肩瘕切迹交通擁擠假脫機輸入控制節操節點計算機脊髓後基座材料卷煙紙立構橡膠脈沖波尖幅度目标設計帕斯卡流體批號球拍狀菌絲體全身性協同不能聲音變調射線損害射線轉換舌下神經管網順向傳導的訴訟案情摘要同等地通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