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谄媚英文解釋翻譯、谄媚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flattery; adulate; beslaver; blandish; bootlick; fawn; gloze; oil one's tongue
toady

相關詞條:

1.bootlick  2.toadyism  3.toady  4.toadeating  5.oilone'stongue  6.gloze  7.sweet-talk  8.blandish  9.adulate  10.phrase  11.adulation  12.cringe  13.morigeration  14.truckle  15.softsoap  16.slaver  

例句:

  1. 他容易被谄媚奉承所打動。
    He is liable to be reached by flattery.
  2. 他讨厭别人向他谄媚
    He is above flattery.
  3. 谄媚過分的谄媚或恭維
    Excessive flattery or admiration.
  4. 他不為谄媚所動。
    He is superior to flattery.

專業解析

"谄媚"作為漢語核心貶義詞彙,其英文對應詞在權威詞典中呈現多層次釋義特征。根據《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該詞對應"obsequious"(第9版,2023年),特指通過誇張的恭敬态度謀求利益的行為,強調行為者刻意降低人格尊嚴的表現形式。在句法功能上,該詞既可作定語修飾名詞(如谄媚的笑容),也可充當謂語描述狀态(如舉止谄媚)。

《劍橋詞典》補充了"sycophantic"的對應譯法,着重揭示谄媚行為中隱含的功利動機,常與權力不對等關系中的弱勢方行為相關聯。詞源學角度考察,《說文解字》注"谄"為"諛也",清代段玉裁注解強調其"以言陷人"的本質特征,這與現代語義學解釋形成曆時性呼應。

現代語用學研究(王力《漢語語用學研究》,商務印書館2019)指出,谄媚言語行為包含三個核心要素:非對稱權力關系、利益訴求動機、違背真誠準則的表達方式。這種語用特征在跨文化交際中具有普遍性,如英語"flattery"更側重表面贊美,而"obsequiousness"則強調行為層面的卑躬屈膝。

網絡擴展解釋

“谄媚”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hǎn mèi(注意不是“xiàn mèi”),其核心含義是通過卑微的态度或言行奉承、讨好他人。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定義
    指用低姿态的語言或行為刻意迎合他人,以博取好感或利益。這種行為常帶有虛僞性,如“看守滿臉谄媚相”。

    • “谄”:側重用言語或表情讨好,如“谄谀”。
    • “媚”:強調逢迎和迎合,如“媚世”“奴顔媚骨”。
  2. 引申内涵
    從最初的“甜言蜜語取悅他人”發展為更廣泛的奉承、巴結行為,甚至可能違背原則,如“為升職谄媚上司”。


二、曆史與文化背景

  1. 文獻出處

    • 最早見于《後漢書·袁紹傳》:“曲辭谄媚,交亂懿親”。
    • 《論語》提到“貧而無谄”,《易經》強調“君子上交不谄”,均批判谄媚違背道德。
  2. 字形分析

    • “谄”由“言”和“冁”組成,表示用言語和笑容讨好他人。

三、用法與示例

  1. 常見搭配

    • 作動詞:谄媚權貴、谄媚上司。
    • 作形容詞:谄媚的笑容、谄媚的姿态。
  2. 例句參考

    • “他對領導極盡谄媚之能事”。
    • “小人谄媚皇帝,隻為鞏固地位”。

四、近義與反義


五、社會評價

谄媚多被視為缺乏自尊或原則的行為。儒家文化強調“上交不谄”,認為君子應保持獨立人格。盡管谄媚可能短期獲益,但長期易招緻反感,如曆史人物李蓮英的案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看《漢典》《搜狗百科》等權威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半腦畸胎不能兌換本位金屬的紙币低氟化銀對枕尖額克賽特發料法律資料敷質感應草屬過燒金屬黃石蒜甲基—五九間隔尺寸膠片記錄器靜脈周炎的寄予昆布素氯化亞金脈振幅鑒别器牡蛎齧齒目潛水式電動機全波二極檢波器閃光感性心搏視高度水芋數據庫描述文件調試輔助手段未完成标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