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capacity factor; rate of capacity utilization
産能利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 Rate)是衡量企業或經濟體實際産出與最大可能産出之間關系的核心指标,其漢英對照釋義及詳解如下:
英文:Capacity Utilization Rate
指實際産出占生産設備最大可持續産出的百分比,反映生産資源的利用效率。計算公式為:
$$ text{産能利用率} = frac{text{實際産出量}}{text{設計産能}} times 100% $$
數值高于80%表明接近滿負荷生産,低于75%則可能存在産能閑置,需警惕資源浪費(如制造業産能過剩問題)。
美聯儲将其視為宏觀經濟健康度的關鍵參數,高利用率常伴隨通脹壓力,低值則反映經濟衰退風險。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四季度全國工業産能利用率為75.9%,其中汽車制造業達78.2%,光伏行業因産能擴張過快降至65.3%,凸顯結構性失衡。
蘋果公司通過監測全球代工廠産能利用率(如富士康季度數據),動态調整供應鍊訂單分配。
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将産能利用率納入去産能核心考核,要求鋼鐵、煤炭等行業淘汰落後産能,目标将利用率提升至80%合理區間(《國務院關于化解産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
權威參考來源:
- 國家統計局《統計指标解釋》
- 美聯儲《經濟數據術語庫》
-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2023年工業經濟運行報告》
- Bloomberg《全球制造業供應鍊分析》
- 國務院政策文件彙編
産能利用率是衡量企業或行業生産資源使用效率的核心指标,其解釋和計算方法如下:
産能利用率指實際産出與潛在最大産出的比率,反映生産設備、設施等資源在特定時期内的有效利用程度。具體而言:
通用公式為:
$$
text{産能利用率} = frac{text{實際産量}}{text{設計産能}} times 100%
$$
例如,某工廠設計月産能為1000件,實際生産800件,則利用率為80%。
注:中國統計中,實際産出和生産能力均采用價值量指标(如工業總産值)。
如需更詳細數據或行業案例,可參考國家統計局報告或專業經濟分析平台。
按蚊屬保稅邊界條件變質性炎閉合型布魯斯赤地衣素電子散射兌換選擇權二次對偶問題耳迷路淋巴液腭咽括約肌放大油嘴直徑反周期的分層隨機抽樣關稅水準國際法律協會過應力海洋廣播台化工計算恢複區記錄钬裂化條件偏側膈偏端叢毛的平型運輸帶全權公使聲壓強使懷孕通用晶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