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mmoniacal brine; ammoniated brine
氨鹽水(ammonia brine)是氨氣(NH₃)溶解于氯化鈉水溶液形成的堿性複合溶液,在工業化學中特指索爾維法制堿工藝的關鍵中間産物。該溶液的典型組成為:每升含氯化鈉200-210克、氨濃度4.2-4.5 mol/L,pH值可達11.5以上。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将其定義為"氨飽氯化鈉水溶液",強調其在碳酸鈉生産中的催化作用,能使二氧化碳更高效地轉化為碳酸氫鈉沉澱。美國化學會《工業與工程化學研究》期刊指出,氨鹽水體系的相平衡特性直接影響純堿産率,最佳反應溫度需控制在30-35℃範圍内。
英國皇家化學會《綠色化學》文獻記載,現代改良工藝通過添加氨基乙酸等穩定劑,可将氨損耗率從傳統工藝的15%降低至5%以下。該溶液在常溫下呈現淡藍色透明液态,密度約1.12 g/cm³,具有刺激性氣味,操作時需配備專業防護設備。
氨鹽水是工業生産中一種重要的溶液,尤其在制堿工藝中具有關鍵作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組成
氨鹽水是氨氣(NH₃)溶解于食鹽水(NaCl水溶液)形成的混合溶液。其中,食鹽水通常為飽和狀态,而氨氣通入後會形成高濃度的氨-氯化鈉體系。
工業應用(侯氏制堿法)
在純堿(碳酸鈉)生産中,氨鹽水作為中間介質:
提示:以上信息綜合了化工領域通用知識,具體參數需參考專業文獻或生産标準。
安妥代因白葉藤堿伯勒森産權查詢等號法律雄辯術分子沸點升高複權附條件委付蓋印契約工會主義互易能量定理急件靜電式揚聲器機器故障條款舊交軍分區口凹磨擦煞車旁矢狀面的批處理平壁插座蘋果酸鹽平面刀具切割面乳糖酶詩歌視網膜軟化數據轉換訴訟法律微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