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場發射顯微鏡英文解釋翻譯、場發射顯微鏡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電】 field-emissionmicroscope

分詞翻譯:

場的英語翻譯:

field; a level open space; scene
【化】 field
【醫】 field; plant

發射的英語翻譯:

launch; discharge; shoot; project; eradiate; let fly; transmit
【醫】 emission

顯微鏡的英語翻譯:

microscope
【化】 microscope
【醫】 microscope

專業解析

場發射顯微鏡(Field Emission Microscope, FEM)是一種基于量子隧穿效應的高分辨率表面分析儀器,其核心原理是通過施加強電場使被觀測樣品表面産生電子場發射,并通過電子軌迹成像觀察原子級表面結構。該技術由Erwin Wilhelm Müller于1936年首次實現,标志着表面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

從結構組成看,場發射顯微鏡包含三個關鍵部分:①超高真空腔室(壓力通常低于10⁻⁸ Pa),用于消除氣體分子對電子束的幹擾;②針尖狀金屬樣品(曲率半徑約100 nm),作為場發射電子源;③熒光屏或探測器,用于接收電子信號并生成圖像。其空間分辨率可達2-3 nm,能夠直接觀測晶體缺陷和表面吸附原子行為(《電子顯微學導論》,Springer, 2019)。

該技術在材料科學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主要應用于:

  1. 金屬表面重構現象研究(如鎢(211)晶面的台階結構分析)
  2. 納米材料催化活性位點表征
  3. 半導體器件界面缺陷檢測

    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對比實驗表明,在表面功函數測量方面,FEM的精度比傳統SEM高2個數量級(NIST Technical Note 1658)。

現代場發射顯微鏡已衍生出多種改進型,包括:

網絡擴展解釋

場發射顯微鏡(Field Emission Microscope, FEM)是一種基于場發射電子原理的高分辨率顯微技術,主要用于原子尺度觀察材料表面結構。其核心原理和特點如下:

一、基本原理

  1. 場發射效應:通過施加強電場(通常在尖銳金屬針尖附近),使材料表面的電子克服勢壘發射到真空中,形成電子束流。這一現象由量子隧道效應驅動,所需電場強度高達 (10 sim 10 , text{V/cm})()。
  2. 成像方式:發射的電子經加速後撞擊熒光屏,形成與樣品表面原子排列對應的圖案,可直接觀察表面原子分布()。

二、技術特點

三、衍生類型:場發射掃描電鏡(FE-SEM)

場發射技術也應用于掃描電子顯微鏡,形成FE-SEM,其特點包括:

四、應用領域

五、曆史發展

1936年由Müller發明,後隨超高真空技術改進成為表面研究的重要工具()。現代場發射設備已廣泛應用于科研與工業檢測,如半導體缺陷分析()。


提示:如需了解具體型號技術參數(如分辨率範圍、真空系統配置),可參考等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艾拉奈玻璃毛細管粘度計螯合活性阿泰特殡儀業者殘廢的查封命令抽象結構從上到下大塊紮法彈性标準預算定向特性分娩期的汞齊化挂毯加速支積分資料處理精神完整的金色卷表抗折裂阻氧化劑麥克阿瑟氏切口牛頓剪切粘度葡萄聚明串珠菌實寄存器雙甘氨肽羧酸硫氰酯羰花青甜櫻皮銻藏紅網絡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