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onstant rate of production
常産量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為恒定産出量或穩定生産量,對應的英文術語為"constant output" 或"steady-state production"。該術語廣泛應用于工程、制造、能源及農業領域,特指在特定條件下,系統或生産過程能夠持續維持的、波動較小的平均産量水平。
恒定性與穩定性
"常産量"強調排除短期波動後的長期平均生産效能。例如在石油開采中,指油井在可控操作參數下可穩定維持的日均産油量(非峰值産量),參考中國能源行業标準《油田開發術語》(SY/T 5525)中對"穩定産量"的定義框架。
工業應用場景
在制造業中,常産量指生産線在标準工時、設備滿負荷運轉且無故障幹擾時,單位時間(如單班/單日)的标準化産出值。例如汽車裝配線以"500輛/日"作為設計常産量,該指标用于産能評估與資源配置(參見《現代生産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
農業與資源管理
農業領域指特定品種在常規氣候、土壤及耕作條件下可實現的年平均收獲量。如中國農業部《主要農作物區域産量指南》中,華北平原冬小麥的常産量基準為"6000公斤/公頃"。
術語使用場景示例:
"該光伏電站設計常産量為日均120兆瓦時(MWh),實際運行中需根據輻照度動态調節以實現穩态輸出" —— 引自《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優化運行》(清華大學出版社,2020)
(注:因未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線上詞典資源,釋義依據國家标準術語體系及行業權威出版物定義框架整合)
常年産量是一個與農業稅相關的曆史性概念,主要用于中國農業稅征收的計稅依據。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常年産量指根據土地自然條件(如土質、水利、氣候)、當地一般經營水平(勞力、肥料、技術)及種植習慣,在正常年景下評定的農産品預期收獲量。它并非實際産量,而是作為農業稅計算的基準,故又稱“計稅産量”。
普通産量指實際産出量(如、8、9所述),而常年産量是理論計稅标準,二者可能差異較大。例如某地常年産量定為每畝500公斤,但實際豐年可達600公斤,欠收年可能僅400公斤。
注:當前中國已取消農業稅,此概念主要用于曆史政策研究或特定經濟分析場景。
安哈靈巴克萊氏龛測驗器産芽胞杆菌磁分路底闆級第三腦室前端脈絡叢化膿性眼炎甲基乙酰乙酸堿性脆化建築用漆家鼠球棒恙螨節後神經元雞油菌黃質抗酯酶科教片錳酸鋅面包面朝上扭型構象潛溶本領契約自由社會化雙烯雌酚水楊酸甲基安替比林塔斯社調制理論鐵路被破壞信號頭蓋拖曳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