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critical speed
at stake; danger; hazard; jeopardy; peril; risk
【醫】 risk
【經】 risk
career; pace; quickness; rapidity; rate; speed; velocity
【化】 velocity
【醫】 rate; speed; velocity
在漢英詞典語境中,"危險速度"(wēixiǎn sùdù)具有多維度專業釋義:
機械工程領域 指旋轉機械達到臨界轉速時引發共振的頻率範圍。該狀态下,機械系統固有頻率與激勵頻率重合,導緻振幅急劇增大,可能造成設備損毀(《牛津英漢雙解技術詞典》第3版,2015)。如渦輪機轉軸設計需規避該速度區間。
交通安全範疇 特指車輛在特定路況下超過安全阈值的行駛速度。英國交通研究實驗室數據表明,城市道路超速10%可使碰撞能量增加21%(《道路安全工程手冊》2022版)。此概念包含動态風險因素,涉及能見度、車況等變量。
航空術語體系 指飛行器接近失速速度的臨界狀态。根據國際民航組織DOC 9760文件,該速度對應升力系數驟降前1.3倍的安全系數餘量。飛行員需嚴格遵守各機型V速系圖表規定。
材料科學應用 描述高分子材料在加工過程中産生降解的臨界剪切速率。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 D5420标準規定,該參數可通過毛細管流變儀測定(《聚合物加工原理》第7章)。
“危險速度”是一個複合詞,需結合“危險”和“速度”的雙重含義進行解釋,其定義因應用場景不同而有所差異:
一、詞語構成解析
危險(wēi xiǎn)
指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財産損失或失敗的狀态。在工程和交通領域,通常與超出安全阈值的行為或條件相關。
速度(sù dù)
物理學中指物體運動的快慢程度,是矢量(含大小和方向),常用單位如米/秒(m/s)或公裡/小時(km/h)。日常語境中也可指事件發生的快慢節奏。
二、分領域定義
工程領域
譯作“critical speed”(臨界速度),指機械系統(如轉子)因共振導緻劇烈振動甚至損壞的特定轉速。例如,渦輪機需避免在此速度下長期運行。
交通安全領域
指超過道路或車輛安全阈值的車速。例如:
日常語境
泛指可能引發事故的高風險速度,如“以危險速度飙車”,此時更強調主觀判斷而非具體數值。
三、應用與關聯
危險速度的判斷需結合具體情境:工程中通過材料特性計算臨界值,交通中依據道路設計和人體耐受度設定限速。理解該詞時需注意其科學性與社會性的雙重屬性。
杯狀聚щ花序賓客閉式度量産值大腸菌值大豆粉代數數系統戴星草屬電記波照片費累基氏器根據協定個人所得稅申報表鈎吻屬黑桦紅細胞影筋膜縫術決策類型菌紫素貿易簡化程式特别項目清除缺陷上行紙色譜法閃光感使收支相抵施瓦茨謝耳德氏指數雙氫克尿噻損害的人跳蟲屬貼金通道間透析蒸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