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外原性嘌呤英文解釋翻譯、外原性嘌呤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exogenous purines

分詞翻譯:

外的英語翻譯:

besides; in addition; not closely related; other; outer; outside; unofficial
【醫】 ec-; ecto-; exo-; extra-; xeno-

原的英語翻譯:

former; original
【化】 ortho-
【醫】 arch-; arche-; ortho-; pro-; prot-; proto-

嘌呤的英語翻譯:

【化】 purine
【醫】 purine

專業解析

外原性嘌呤(Exogenous Purine)是一個生物化學與醫學領域的專業術語,其核心含義指并非由生物體自身合成,而是通過外部途徑(主要是飲食)攝入體内的嘌呤類化合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術語定義與中英對照


二、生物化學意義

外原性嘌呤是食物來源的嘌呤,與機體自身合成的"内源性嘌呤"(Endogenous Purine)共同構成總嘌呤池。其代謝路徑如下:

  1. 攝入途徑:動物内髒(肝、腎)、紅肉、海鮮、豆類等高嘌呤食物。
  2. 代謝過程:在腸道分解為嘌呤堿基 → 經肝髒轉化為尿酸(Uric Acid) → 由腎髒排洩。
  3. 健康關聯:過量攝入可導緻血尿酸水平升高,誘發痛風或腎結石(參考:生物化學代謝原理。

三、醫學應用與臨床意義

外原性嘌呤的調控是痛風防治的關鍵:


四、權威定義參考


五、典型食物嘌呤含量(每100g)

食物類别 代表食物 嘌呤含量(mg)
極高嘌呤 (>150mg) 動物肝髒 250–400
中高嘌呤 (50–150mg) 牛肉 110–130
低嘌呤 (<50mg) 綠葉蔬菜 10–30

(數據來源:臨床膳食數據庫


核心外原性嘌呤是通過外部飲食攝入的嘌呤物質,其代謝産物尿酸與痛風發病直接相關。控制高嘌呤食物攝入、維持尿酸平衡是預防代謝性疾病的重要策略。

網絡擴展解釋

外源性嘌呤是指人體通過外部途徑(主要是食物)攝入的嘌呤類物質,其代謝過程與健康密切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來源
    外源性嘌呤占人體總嘌呤的約20%,主要來源于日常飲食中的高嘌呤食物,例如:

    • 動物内髒(如肝髒、腎髒)
    • 紅肉(牛肉、豬肉等)
    • 海鮮(沙丁魚、貝類、鳳尾魚等)
    • 部分豆類及發酵食品。
  2. 代謝過程
    外源性嘌呤在體内經消化吸收後,會通過肝髒等器官氧化分解,最終生成尿酸。正常情況下,尿酸可通過腎髒排出,維持動态平衡。

  3. 與疾病的關系
    若長期過量攝入高嘌呤食物,或存在代謝異常(如尿酸排洩減少),可能導緻:

    • 高尿酸血症:血液中尿酸濃度升高;
    • 痛風:尿酸鹽結晶沉積關節引發炎症;
    • 腎髒疾病:如尿酸性腎結石。
  4. 控制建議
    高尿酸或痛風患者需限制外源性嘌呤攝入,避免食用超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内髒、濃肉湯),并保持均衡飲食與適量飲水。

總結來看,外源性嘌呤的管理對預防代謝性疾病至關重要,合理膳食可有效降低相關風險。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白色小球菌半開放式麻醉波瓣穿透補償貸款辦法出口貨規範的鲑精蛋白過程調用語法揮出毀壞的交圖交響樂團經直腸膀胱套針禁止位龍膽黴醇敏感性分析泥砂模排膿泡狀附件配電站偏側下身麻痹強電流溶膠原的生殖窦四氯二氰苯歎氣的探知未決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