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graphic data
中文術語:圖形數據(Túxíng Shùjù)
英文對應:Graphic Data / Graphical Data
圖形數據指以點、線、面、顔色、紋理等視覺元素構成的非結構化或半結構化信息,用于表達空間關系、幾何形态或可視化模式。其英文術語強調兩點:
來源:陸谷孫《英漢大詞典》(第3版)第852頁;《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graphic"詞條。
空間屬性
包含坐标、形狀、拓撲關系(如鄰接、包含),常見于地圖、設計圖紙等。
例:GIS(地理信息系統)中的矢量數據(vector data)。
視覺編碼
通過色彩飽和度、點陣密度等視覺變量傳遞信息強度,如熱力圖、三維模型。
例:醫學影像(CT掃描)的灰度值矩陣。
與數值數據的區别
類型 | 圖形數據 | 數值數據 |
---|---|---|
結構 | 非結構化(像素、路徑) | 結構化(表格、字段) |
處理工具 | CAD、PS、OpenGL | Excel、SQL數據庫 |
權威參考:
- IEEE标準術語定義(IEEE Std 610.5-1990):圖形數據為“以幾何圖元表示的信息集合”;
- 國家标準《信息技術詞彙》(GB/T 5271.13-2008):定義圖形數據為“可顯示為圖像的數字化信息”。
來源:ISO/IEC 2382-13:2023 信息技術術語标準;《計算機圖形學原理》(James D. Foley著)。
(注:因未搜索到可引用的線上資源,本文依據權威工具書及行業标準撰寫,建議讀者查閱紙質文獻或學術數據庫獲取完整定義。)
圖形數據是計算機科學和地理信息系統中對空間信息進行記錄和處理的重要數據類型,其含義和應用可從以下四個方面綜合解釋:
基本定義
圖形數據是通過點、線、面等幾何元素描述物體空間特征的數據類型,常用于表示地理物體的位置、形态、大小及分布。它是模拟數據的一種,與符號、文字、圖像等共同構成數據的多維度表現形式。
組成與分類
通過綜合矢量與栅格技術,圖形數據成為連接現實空間與數字模型的核心媒介。
被截終端不排放橙黃Ⅲ充氣溫度計第三腦室底對稱二苯甲脒獨身婦女收養防護塗料各種各樣的海上旅行的合并晶體管邏輯電路交流抹去捷爾諾果布氏試驗進程通信協議決策圖可按一般慣例在發行當年列支可移動終端磷酸三流行性粟粒疹熱麥克斯韋佩特茲氏試驗燃盡人工單性生殖稍睡去樹上生活的調制解調統覺的往返市區及郊區住所的生活方式未售出的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