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gglutinating property; agglutinating value
燒結性(sinterability)是材料科學領域的重要概念,指粉末或顆粒狀物質在高溫加熱過程中,通過固相擴散或液相形成實現顆粒間結合,最終形成緻密化固态材料的能力。該術語對應的英文表述為"sinterability"或"sintering property",其核心特征體現在顆粒重組、孔隙消除和機械強度提升三個維度。
從冶金學視角,燒結性包含三個關鍵參數:1)線性收縮率,反映材料緻密化程度(ASTM B925标準);2)燒結活化能,表征物質擴散難易度(《粉末冶金原理》第5章);3)最終相對密度,衡量燒結體性能(Springer材料工程手冊)。在陶瓷制備領域,燒結性直接影響制品的介電常數和熱穩定性,例如氧化鋁陶瓷的燒結溫度需控制在1600-1800℃區間才能達到理論密度的95%以上。
根據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發布的《工程材料術語标準》(GB/T 3500-2020),燒結性的量化評價體系包含四個等級:優級(相對密度≥98%)、良級(95-98%)、合格級(90-95%)和不可燒結(<90%)。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4492:2017将燒結性細分為等靜壓燒結、熱壓燒結和放電等離子燒結三種工藝類型。
燒結性是指材料在燒結過程中或燒結後所表現出的物理和化學性能,尤其是通過燒結獲得的緻密度、強度、微觀結構穩定性等特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燒結性主要指粉狀材料(如金屬粉末、陶瓷原料等)經高溫加熱後,顆粒間結合形成緻密體的能力。例如耐火粘土煅燒後能否達到一定密度和強度,直接反映其燒結性的優劣。
影響因素
應用領域
燒結性是陶瓷、粉末冶金、耐火材料等行業的核心指标。例如,鐵礦粉燒結後形成的塊狀物料直接影響高爐冶煉效率,而粉末冶金中燒結性決定了零件的機械性能。
性能表現
良好的燒結性通常表現為低氣孔率、高機械強度和穩定的微觀結構。若燒結性差,則材料易出現疏松、強度不足等問題。
總結來看,燒結性既是材料可燒結能力的評價指标,也是決定最終産品性能的關鍵因素。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材料的燒結工藝參數,可參考相關行業标準或研究文獻。
巴索蘭樹膠奔結布的壓光參數作業模型帶菌學德謬塞氏征定時取樣非控制語言分欄符複合電鍍鉻戈夫曼氏試驗國際盟約骨折支架繭肩峰内囊狡猾的的進程進棧敬重可尋址光标扣除預支絡合反應濾泡性卡他内部輸出阻抗拟繩鐵線蟲屬髂恥窩橋式配基軀裂畸胎守秩序的通過時間脫機數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