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roughness
在漢英詞典與工程領域交叉語境中,"不平度"對應的英文術語為surface roughness或unevenness,指物體表面相對于理想平面的微觀或宏觀幾何偏差。其專業定義可拆解為以下三部分:
幾何特征描述
不平度用于量化表面紋理的不規則性,包括峰谷高度差、波距等參數。根據《機械工程術語國家标準》(GB/T 3505-2009),其核心參數Ra(算術平均偏差)計算公式為:
$$ Ra = frac{1}{l} int_{0}^{l} |y(x)| dx $$
該标準明确将不平度納入表面結構特征評價體系。
工程應用範疇
在精密制造領域,不平度直接影響機械零件的摩擦系數、密封性和疲勞強度。《漢英綜合科技大詞典》特别指出,該指标在軸承加工、光學元件抛光等場景中屬于關鍵質量控制參數。
國際标準對比
ISO 4287:1997将不平度細化為三個層級:輪廓偏差(form deviation)、波紋度(waviness)和粗糙度(roughness),其中粗糙度對應的微觀不平度測量精度需達納米級。美國ASME B46.1标準則進一步規定了不同加工工藝(如車削、磨削)的典型Ra值範圍。
行業權威數據顯示(來源:《現代制造工程手冊》),數控機床加工件的常規不平度要求通常控制在Ra 0.4-3.2μm區間,而精密光學元件則需達到Ra 0.01μm以下。
不平度是材料加工領域的重要概念,具體解釋如下:
不平度指扁平軋件(如鋼闆、鋼帶)表面波浪形彎曲的波浪高度與長度的比值,舊稱“波浪度”。其核心是描述闆材表面的起伏程度,通常通過自由放置闆材時與平台間的最大距離來量化。
根據波浪位置不同,可分為:
将闆材自由放置于平台,用直尺(如1m或2m規格)在距邊緣25mm處測量最大間隙。若接觸點間距小于1000mm,需調整測量方式。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行業标準或檢測流程,可參考、2、3等來源的完整内容。
白細胞補體産氫菌徹底盤存單值的電磁透鏡電集塵法蝶鞍旁的低氧化物第一手資料反集極體國庫報告國内生産總值過去完成時捍婦耗散功化學制劑夥伴兒假離子角質樣皮疹靜态表達式晶體混合器髁角空描述符内消旋體頻偏詢答機栅極接地式三極管電路滲入市場望景樓違法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