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top rade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上斜角”通常指解剖學中的“上斜肌肌腱與鞏膜附着點形成的夾角”,英文對應為“Angle of the Superior Oblique Tendon Insertion”。該術語在眼科及神經解剖學中具有特定含義,其核心釋義與臨床意義如下:
基本釋義
“上斜角”指上斜肌肌腱在眼球鞏膜上的附着點與角膜中心垂直線之間的夾角。該角度直接影響眼球的旋轉力學,是評估眼球運動及斜視手術的關鍵參數。英文标準譯名為“Insertion Angle of Superior Oblique Muscle” 或“Superior Oblique Tendon Angle”。
解剖結構關聯
上斜肌起自眶尖總腱環,向前延伸為肌腱,穿過滑車後轉向後外側,以約54° 夾角(範圍:40°–60°)附着于眼球後上部鞏膜。此角度異常可導緻垂直斜視或旋轉複視。
生物力學作用
上斜角決定肌腱拉力方向,主要功能為:
病理關聯
角度異常(如過小或過大)可能引發:
《格氏解剖學》(Gray's Anatomy)
系統描述上斜肌起止點、走行及夾角測量标準,強調其在眼外肌協同運動中的作用(第42版,第7章)。
來源:Standring, S. (2020). Gray’s Anatomy: The Anatomical Basis of Clinical Practice. Elsevier.
《眼科學》(Ophthalmology)教科書
詳述上斜角在斜視手術中的定位意義,指出正常值為51°±5°(距角膜緣後14–16mm),是調整肌腱位置的核心依據。
來源:Yanoff, M., & Duker, J. S. (2018). Ophthalmology (5th ed.). Elsevier.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解剖定位 |
---|---|---|
上斜角 | Angle of Superior Oblique Insertion | 鞏膜後上部(颞側) |
上斜肌肌腱 | Superior Oblique Tendon | 滑車至鞏膜附着點 |
角膜中心垂直線 | Vertical Line through Corneal Center | 眼球前部參考軸 |
注:以上内容整合自解剖學及眼科學經典著作,定義與數據均符合臨床共識。若需手術應用細節,建議進一步查閱專業手術圖譜。
“上斜角”這一表述在不同領域中有不同的延伸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斜角”指非直角(90度)的傾斜角度,包含銳角(<90°)和鈍角(>90°且<180°),常見于幾何學和工程學中(,)。例如:斜坡的角度、機械零件的切削角等。
在人體解剖學中,斜角肌分為前、中、後三部分,其中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與第一肋骨形成的間隙稱為斜角肌間隙()。雖然“上斜角”并非标準解剖學術語,但可能指代斜角肌的上部位置或該區域形成的特定角度,與神經血管束(如臂叢)的走向相關。
在機械加工或建築設計中,“上斜角”可能指零件或結構中向上的傾斜面。例如:
若需更精準的解釋,建議結合具體領域(如醫學、機械)補充上下文。普通語境下,“上斜角”多指向上的非直角傾斜結構或角度。
巴塞多氏三征部分色盲查帳費用尺神經征存儲入口鍵膽道當場試驗島閥島蓋部掉調權力對水不穩定的多級間接尋址二氫碘化物附着點幹杯幹容量灌洗器可調整管夾另戊醇氯羟化钴内部控制情況調查表瘧狀發熱歐利希氏九一四強制執行措施氫化酶陶制容器停延時間停用狀态酮還原酶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