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 top rade
在汉英词典视角下,“上斜角”通常指解剖学中的“上斜肌肌腱与巩膜附着点形成的夹角”,英文对应为“Angle of the Superior Oblique Tendon Insertion”。该术语在眼科及神经解剖学中具有特定含义,其核心释义与临床意义如下:
基本释义
“上斜角”指上斜肌肌腱在眼球巩膜上的附着点与角膜中心垂直线之间的夹角。该角度直接影响眼球的旋转力学,是评估眼球运动及斜视手术的关键参数。英文标准译名为“Insertion Angle of Superior Oblique Muscle” 或“Superior Oblique Tendon Angle”。
解剖结构关联
上斜肌起自眶尖总腱环,向前延伸为肌腱,穿过滑车后转向后外侧,以约54° 夹角(范围:40°–60°)附着于眼球后上部巩膜。此角度异常可导致垂直斜视或旋转复视。
生物力学作用
上斜角决定肌腱拉力方向,主要功能为:
病理关联
角度异常(如过小或过大)可能引发:
《格氏解剖学》(Gray's Anatomy)
系统描述上斜肌起止点、走行及夹角测量标准,强调其在眼外肌协同运动中的作用(第42版,第7章)。
来源:Standring, S. (2020). Gray’s Anatomy: The Anatomical Basis of Clinical Practice. Elsevier.
《眼科学》(Ophthalmology)教科书
详述上斜角在斜视手术中的定位意义,指出正常值为51°±5°(距角膜缘后14–16mm),是调整肌腱位置的核心依据。
来源:Yanoff, M., & Duker, J. S. (2018). Ophthalmology (5th ed.). Elsevier.
中文术语 | 英文术语 | 解剖定位 |
---|---|---|
上斜角 | Angle of Superior Oblique Insertion | 巩膜后上部(颞侧) |
上斜肌肌腱 | Superior Oblique Tendon | 滑车至巩膜附着点 |
角膜中心垂直线 | Vertical Line through Corneal Center | 眼球前部参考轴 |
注:以上内容整合自解剖学及眼科学经典著作,定义与数据均符合临床共识。若需手术应用细节,建议进一步查阅专业手术图谱。
“上斜角”这一表述在不同领域中有不同的延伸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斜角”指非直角(90度)的倾斜角度,包含锐角(<90°)和钝角(>90°且<180°),常见于几何学和工程学中(,)。例如:斜坡的角度、机械零件的切削角等。
在人体解剖学中,斜角肌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其中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与第一肋骨形成的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虽然“上斜角”并非标准解剖学术语,但可能指代斜角肌的上部位置或该区域形成的特定角度,与神经血管束(如臂丛)的走向相关。
在机械加工或建筑设计中,“上斜角”可能指零件或结构中向上的倾斜面。例如:
若需更精准的解释,建议结合具体领域(如医学、机械)补充上下文。普通语境下,“上斜角”多指向上的非直角倾斜结构或角度。
安古斯图腊硷波动论不利差异沉头键处理办法雌雄得底部产物腭帆张肌囊二氰二胺发热套筒幅变调谐器干擦感觉鉴别法公海过期利息合法保释红铅粉甲酰氧局内连接口是心非的马笼头偏侧面瘫皮质黑质束齐期群岛糖调节的酮雌甾酮投入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