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Ehrlich 914
【醫】 ohm
benefit; favourable; profit; sharp
hope; rare
family name; surname
【化】 neoarsphenamine
【醫】 arsphenamine sulfoxylate; neoarsphenamine; neosalvarsan; nine-fourteen
No.914; novarsenobenzol; novarsenobillon
歐利希氏九一四(Ehrlich's 914)是德國醫學家保羅·歐利希(Paul Ehrlich)團隊于1909年研發的有機砷化合物藥物,化學名稱為新灑爾佛散(Neosalvarsan),英文全稱Neoarsphenamine。該藥物是首個經化學修飾的抗菌制劑,主要用于治療梅毒和錐蟲病,标志着現代化學療法的開端。
從漢英對照角度解析:中文名稱“九一四”源自該藥物在實驗室中的研發代號“Compound 914”,體現了其作為第914次實驗産物的曆史背景。英文名稱“Neosalvarsan”由前綴“Neo-”(新)和“Arsphenamine”(砷凡納明)構成,表明其為改進型砷制劑。藥理學文獻顯示,該藥物通過三價砷基團與病原體巯基結合實現殺菌作用。
權威醫學史資料證實,九一四相較前代藥物灑爾佛散(Salvarsan 606)具有更好的水溶性和安全性,在20世紀初期使梅毒治愈率從不足3%提升至80%以上。其分子式C₁₃H₁₃As₂N₂NaO₄S經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認證,現收錄于《默克索引》第12版第6548條。
引用來源:
“歐利希氏九一四”是醫學領域中一個曆史性術語,可分為兩部分理解:
歐利希氏
指德國科學家保羅·歐利希(Paul Ehrlich),他是20世紀初免疫學與化學療法的先驅,因發明抗梅毒藥物“砷凡納明”(編號606,俗稱“六〇六”)而聞名,并于1908年獲諾貝爾獎。
九一四
即新砷凡納明(Neosalvarsan),是歐利希團隊在砷凡納明基礎上改良的梅毒治療藥物,編號914。該藥為黃色粉末狀,易氧化變色,相比前代藥物更穩定、副作用更小,成為20世紀早期梅毒治療的主要藥物。
關聯性說明:歐利希氏重氮反應(Ehrlich's diazo reaction)是保羅·歐利希提出的檢測膽紅素等物質的化學反應,雖與“九一四”無直接關聯,但同屬其科學貢獻範疇。
現代意義:隨着抗生素(如青黴素)的普及,砷劑類藥物已退出主流,但“歐利希氏九一四”在醫學史上仍具有裡程碑意義。
白纖維巴索蘭樹膠巴西利什曼蟲玻璃管動脈骨化發揮防護帽芳香浴反向飽和電流非貿易的外彙部門共聚多酰氨共享數據庫焊帽核四極矩加密機交替脈機器潤滑油開庭地點咳響蘭斯特勒姆氏肌卵圓孔瓣羅阿屬硼苯甲酸鈉嵌頓糞便清晰映象容易的乳清酸核苷時鐘電路輸入通貨膨脹通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