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F. F. T.; flicker fusion threshold
在電力工程領域,“閃變熔阈”是描述電壓波動對光源産生視覺影響的臨界值指标,英文通常譯為“flicker fusion threshold”或“voltage flicker threshold”。該概念主要用于評估電力系統電壓波動對用戶照明設備造成的頻閃效應,是電能質量分析的核心參數之一。
定義與原理
閃變熔阈指人眼感知到光源閃爍現象消失的臨界頻率,當電壓波動頻率超過該阈值時,人眼将無法察覺光源的明暗變化。其數值受光照強度、波形調制深度等因素影響,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在标準IEC 61000-4-15中規定了統一的測量方法。
應用場景
測試标準
IEEE 1453-2015标準建議采用短時閃變指标(Pₛₜ)和長時閃變指标(Pₗₜ)進行量化分析,其中Pₛₜ=1表示50%觀測者能感知到閃變的臨界狀态。實驗數據顯示,多數人群的閃變熔阈集中在8.8-12Hz範圍内。
影響因素
該指标的實際應用可參考清華大學《電能質量分析與控制》(2019版)第三章,以及國際發供電聯盟(UNIPEDE)發布的行業白皮書《電壓波動與閃變抑制技術》。
關于“閃變熔阈”這一術語,目前可參考的權威信息有限。根據現有資料推測,該詞可能與電能質量中的“電壓閃變”相關,但需注意其表述可能存在誤差(如“熔阈”或為“阈值”的筆誤)。以下是結合相關概念的詳細解釋:
閃變(Flicker)
指電壓波動引起的照明光源明暗變化現象,屬于電能質量指标之一。其本質是人對燈光頻閃的主觀視覺感受,尤其當電壓波動頻率在0.5Hz~35Hz範圍内時最敏感。例如,電壓幅值變動0.5%、每秒波動6.25次(即頻率6.25Hz)即可造成明顯不適。
阈值(Threshold)
通常指觸發某種效應或需控制的臨界值。在閃變标準中,常用短時閃變嚴重度(Pst)和長時閃變嚴重度(Plt)作為限值。例如:
若用戶實際指代設備對閃變的耐受阈值(如保護裝置動作值),則需結合具體設備參數或标準進一步分析。建議核實術語準确性或補充上下文以獲取更精準的解答。
哀愁布羅卡氏裂不相合襯爐傳輸差錯磁泡模式過敏測試丹尼什氏現象電纜浮标二氯化叔胂兒童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芳香基金屬紛紛浮标記錄器父母段固定資産增值盈餘颌凸互質基砂拒絕保釋開放式系統邏輯線路氯硫胺毛細管導液法内圓坡口面驅出缺省任務水茴香醛斯克勞普喹啉合成酸性鉻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