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logic circuit
logic
【計】 logic
【經】 logic
circuitry; line; route
【計】 circuit; L
在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領域,"邏輯線路"(logic circuit)指通過基本邏輯門(與門、或門、非門等)組合實現特定布爾函數功能的電路系統。其核心特征包含三個層級:
結構定義 由晶體管、二極管等電子元件構成物理載體,通過預設的真值表完成二進制信號處理。典型示例包括:組合邏輯電路(無記憶功能)與時序邏輯電路(含觸發器存儲單元)。
功能實現 采用卡諾圖優化或硬件描述語言進行系統建模,滿足特定輸入輸出關系。例如全加器電路通過異或門與與門陣列完成二進制加法運算,此類設計原理被收錄于《IEEE标準電路符號庫》(IEEE Std 91-1984)。
應用分層
與物理線路的導體連接特性不同,邏輯線路強調抽象功能實現,這種區分在《電子系統設計方法論》(Elsevier, 2019)中有明确論述。當前主流設計已演進至硬件加速器架構,例如FPGA可編程邏輯陣列的應用。
邏輯線路(或稱邏輯電路)是數字電子系統中用于實現邏輯運算的核心組件,主要處理二進制信號(高/低電平)。以下從定義、分類、基本組成和應用四方面詳細解釋:
邏輯線路基于布爾代數和二進制原理,通過門電路組合實現對離散信號的邏輯運算。其輸出結果僅取決于當前輸入狀态(組合邏輯)或同時依賴曆史狀态(時序邏輯)。例如,提到“與門”需兩個高電平輸入才輸出高電平,體現基本邏輯關系。
組合邏輯電路
時序邏輯電路
類型 | 功能 | 真值表示例 |
---|---|---|
非門 | 輸入取反 | $A=0 → Z=1$;$A=1 → Z=0$ |
與門 | 全高則高 | $A=1,B=1 → Z=1$ |
或門 | 任一高則高 | $A=1,B=0 → Z=1$ |
術語關聯說明:“邏輯線路”與“邏輯電路”常作為同義詞使用,後者為現代電子工程标準術語。如需更完整的門電路類型或集成電路設計原理,可參考擴展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