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bulk properties of lubricant
潤滑劑的整體性質(Overall Properties of Lubricants)指其作為功能性流體所具備的綜合物理、化學及性能特征的總和,直接影響其在機械系統中的潤滑效能、保護作用與使用壽命。以下從漢英詞典釋義角度,結合專業标準分類解析核心性質:
定義流體内部摩擦阻力,決定油膜形成能力。高黏度潤滑劑適用于重負荷,低黏度則降低能耗。工業标準以ISO 3448分級(如ISO VG 32)。來源:《潤滑劑性能測試标準》(ASTM D445)。
衡量黏度隨溫度變化的穩定性。VI值越高(如合成油VI>120),高溫變稀/低溫變稠幅度越小。來源:《石油産品黏度指數計算法》(ASTM D2270)。
抵抗高溫氧化生成酸性物質與油泥的能力。通過旋轉氧彈測試(ASTM D2272)評估,延長換油周期關鍵指标。來源:《潤滑脂氧化安定性測定法》(GB/T 12581)。
油水分離速度,避免乳化液削弱潤滑性。工業齒輪油需通過ASTM D1401測試。來源:《渦輪機油抗乳化性能标準》(ISO 6614)。
高負荷下形成化學反應膜防止金屬接觸。四球試驗(ASTM D4172)測定磨損直徑,極壓試驗(ASTM D2783)測燒結負荷。來源:《潤滑劑承載能力評定标準》(ISO 14635)。
含防鏽添加劑抑制金屬表面電化學反應。銅片腐蝕測試(ASTM D130)量化腐蝕程度。來源:《發動機油腐蝕性标準》(SAE J304)。
傾點(ASTM D97)決定低溫啟動性,閃點(ASTM D92)反映高溫安全性。合成酯類潤滑劑傾點可達-60°C。來源:《石油産品閃點測定法》(GB/T 3536)。
與密封材料(如丁腈橡膠)及不同潤滑劑的化學相容性,避免膨脹/硬化失效。來源:《密封材料相容性測試指南》(ISO 6072)。
應用場景示例:工業齒輪箱需選用高黏度指數(VI>95)、極壓性(FZG等級≥10)及抗乳化性(40-37-3 mL)的潤滑劑,以應對沖擊負荷與水分侵入。參考《工業閉式齒輪潤滑油選用規範》(AGMA 9005-D94)。
權威來源索引
潤滑劑的整體性質是指其在各類應用中表現出的綜合特性,涵蓋物理、化學及功能等多個方面。以下是主要性質的分類解釋:
潤滑性
潤滑劑的核心功能是減少接觸表面間的摩擦和磨損,這一特性稱為潤滑性。例如,工業機械中潤滑油通過形成油膜降低金屬部件摩擦,延長設備壽命;而醫用潤滑劑(如人工關節潤滑劑)則需具備生物相容性以減少人體組織磨損。
熱穩定性
包括高溫下的抗氧化性和低溫流動性。工業潤滑劑需在高溫環境中保持黏度穩定,避免分解失效;低溫時需維持流動性以确保正常潤滑。
黏度與流動性
黏度是潤滑劑的重要指标,需根據應用場景選擇合適黏度。例如,齒輪潤滑劑需高黏度以承受重負荷,而水基潤滑劑(如安全套用矽油)則需低黏度以提升使用舒適性。
抗乳化性與抗泡性
工業潤滑劑需具備抗乳化性,防止水分混入導緻油品分層或失效;抗泡性則确保潤滑系統供油穩定,避免氣泡影響散熱和潤滑效果。
生物安全性
醫用或人體接觸類潤滑劑(如性用潤滑劑)需無毒、無緻敏性,pH值與人體環境兼容。例如,水溶性潤滑劑因易清洗、成分溫和,被廣泛用于醫療和日常保健領域。
環保性
環保型潤滑劑(如水基産品)可被生物降解,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符合國際環保趨勢。
在藥劑學中,潤滑劑被細分為三類:
潤滑劑的性質需結合具體應用場景綜合評估。例如,工業齒輪油強調抗磨性和氧化安定性,而醫用潤滑劑更關注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選擇時需綜合考慮摩擦副材料、工作環境及功能需求。
胞嘧啶核苷成本的變動性次生牙質法律上的錯誤反射物質肺肋間溝附條件的債券高磷生鐵含一種金屬的彙編管理系統婚禮的尖利家用洗滌劑級飽和法集束電壓寬度結構蠟塑的淋巴質零輸出端鱗屑的離子溶劑化作用麻仁球蛋白排隊請求前綴條件山嵛菜書頁酸所催化的塔的泡罩提出未承諾或否認有契約上的義務的答辯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