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lubricating points; lubrication points
在機械工程領域,"潤滑點"(英文:Lubrication Point / Grease Point)指機械設備中需要定期施加潤滑劑(如潤滑油、潤滑脂)以減少摩擦、防止磨損的特定位置。它是設備預防性維護的關鍵标識,通常通過符號(如⛽)或編號在設備上明确标注。
核心特征與技術定義:
功能定位
潤滑點集中存在于軸承、齒輪齧合處、導軌、銷軸等摩擦副表面。其作用是通過形成潤滑膜隔離金屬接觸,降低摩擦系數(公式:$mu = frac{F_f}{F_n}$),減少能量損耗與溫升。據《機械工程手冊》,合理潤滑可降低設備故障率60%以上。
技術标識規範
國際标準ISO 6743-9規定,潤滑點需以黃色标識牌标注潤滑劑類型(如NLGI 2锂基脂)、加注周期(如500小時)及用量(如3ml)。例如減速箱輸入軸軸承的潤滑點常标記為"LP-07"。
維護操作要求
采用集中潤滑系統時,單個潤滑點需滿足:
手動潤滑需使用定量注油槍确保劑量精确。
工程應用實例:
風電齒輪箱通常設置80-120個潤滑點,主軸軸承點需耐受-40℃低溫潤滑脂,而高速級齒輪點要求黏度指數>180的合成油。潤滑缺失會導緻點蝕(如圖1所示),據Tribology International研究,約43%的軸承失效源于潤滑不當。
圖1:潤滑失效導緻的軸承表面點蝕
[微觀形貌顯示麻點狀剝落坑,深度達200μm]
權威參考文獻:
“潤滑點”一詞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指摩擦副(如軸承、齒輪等)在全膜潤滑狀态下的理想接觸區域。此時:
特指肉丸制作工藝中的關鍵步驟:
該詞本質上指向需要潤滑處理的關鍵位置,核心目标是降低摩擦阻力。在機械場景中強調科學潤滑理論,在烹饪中側重經驗性工藝把控。兩個領域都強調「適量原則」,過量潤滑均會産生負面影響。
暗藏的凹形巴西樹膠泵的抽吸高度編目文件生成插腳感應器超群排沉降铋醋酸化大範圍運動吊皮幹燥器堆集對數函數發生器對一個人的認定同一放射吸收性行/分烘漆火山的接收文本文件晶界刻度盤指示器眶颏定律染色輔助劑溶劑離子積鰓弓性的燒磨土粉生鏽聲子脫大衣微粒直徑顆粒直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