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hylopericardium
【醫】 chyle; chylo-; chylus
【醫】 pericardial effusion
乳糜性心包積液(chylopericardium)是一種罕見的心包疾病,指乳糜液異常積聚在心包腔内。其核心特征為心包液中含大量乳糜微粒,主要由胸導管破裂或淋巴系統異常導緻。根據《中華心血管病雜志》臨床指南,該病症在成人中的發生率不足心髒病例的0.3%。
病理機制涉及三個關鍵環節:① 胸導管與心包腔異常連通,常見于先天性淋巴管畸形或胸部創傷後;② 淋巴液回流受阻,多見于惡性腫瘤(如淋巴瘤)或縱隔纖維化;③ 乳糜液生成過量,可見于甲狀腺功能減退等代謝性疾病。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心内科研究顯示,約40%病例與心胸外科術後并發症相關。
臨床表現具有雙相性特征:早期多表現為勞力性呼吸困難(82%)、心前區鈍痛(65%),晚期可能進展為心包填塞。診斷金标準為心包穿刺液檢測:乳糜液呈乳白色,甘油三酯濃度>5.65 mmol/L(>500 mg/dL),膽固醇/甘油三酯比值<1。
治療遵循階梯原則:初期采用中鍊甘油三酯飲食療法,難治性病例需胸導管結紮術。梅奧診所2024年最新臨床數據顯示,微創胸腔鏡手術成功率可達91%,術後5年複發率低于8%。
乳糜性心包積液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心包積液,其核心特征是心包腔内積聚的液體為乳糜液(淋巴液)。以下從定義、病因、臨床特點及治療等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乳糜性心包積液是由于淋巴系統異常導緻乳糜液進入心包腔的病理狀态。正常情況下,心包是包裹心髒的雙層膜結構,内含少量潤滑液。當胸導管或其分支因先天或後天因素受損時,富含甘油三酯的乳糜液會滲漏至心包腔,形成積液。
主要分為三類:
普通心包積液多由感染、心衰等引起,液體成分以炎性滲出或漏出液為主;而乳糜性積液因含高濃度甘油三酯,需通過淋巴系統檢查明确診斷。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病例或治療方案,可參考權威醫學平台(如妙手醫生、愛問健康網)的詳細分析。
埃利奧特氏征愛偶像癖阿莫西林柄型化合物澄清器擔保的債務滴落頂端的釘孔冠多睾者菲茨傑拉德-湯姆森電爐工作頁面;暫時存儲頁面合并方案化學極性互斥段膠質絕緣紙結痂疹積木式模塊男導尿管尿卟啉原Ⅰ合成酶膿腫的歐拉法判決不容推翻噴氣烙術千裡光熱氣幹燥箱日率設計标準受權調查範圍條件名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