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毛青黴酸英文解釋翻譯、軟毛青黴酸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puberuic acid
分詞翻譯:
軟毛的英語翻譯:
down; fluff; fur; pile; pubes; pubescence
【醫】 pappus
青黴酸的英語翻譯:
【化】 penicillic acid
【醫】 penicillic acid
專業解析
軟毛青黴酸(Puberulic acid)是一種由特定青黴菌(如 Penicillium puberulum)産生的天然有機酸類次級代謝産物。其名稱解析如下:
-
中文名稱解析:
- 軟毛: 指産生該化合物的青黴菌菌株表面常呈現絨毛狀形态特征。
- 青黴: 表明其生物來源為青黴菌屬(Penicillium)真菌。
- 酸: 表明該化合物具有羧酸(-COOH)官能團,屬于有機酸類化合物。
-
英文對應術語:
- Puberulic acid:這是該化合物的标準英文名稱和IUPAC命名,直接來源于産生菌種名 Penicillium puberulum(“puberulum”在拉丁語中意為“被軟毛覆蓋的”)。
-
化學本質與特性:
- 軟毛青黴酸是一種含有多個酚羟基和羧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化學式為 ( ce{C8H4O6} ) 。
- 它通常以黃色針狀結晶形式存在,微溶于水,可溶于堿性溶液和部分有機溶劑 。
- 其CAS注冊號為488-86-8 。
-
生物來源與意義:
- 主要由青黴菌屬中的 Penicillium puberulum、Penicillium aurantiovirens 等菌株産生 。
- 作為微生物次級代謝産物,它在微生物的生理生态作用(如競争、防禦)中被研究,也是天然産物化學和藥物研發的關注對象。
-
藥理學活性(研究重點):
- 軟毛青黴酸最顯著的生物活性是其抗菌性能,尤其對革蘭氏陽性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表現出較強的抑制活性。
- 其抗菌機制被認為與其螯合金屬離子(如鐵離子)的能力有關,幹擾細菌的生長代謝 。
- 曆史上曾被研究作為潛在的抗生素候選物,但因溶解性、穩定性或毒性等原因未廣泛應用 。
權威參考資料:
- 《微生物學詞典》(Dictionary of Microbiology): 提供青黴菌次級代謝産物的基本定義和産生菌信息 。
- PubChem 數據庫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收錄軟毛青黴酸的詳細化學信息(分子式 ( ce{C8H4O6} ),結構式,CAS號488-86-8,物理化學性質) 。
- 《天然産物藥理學》(Pharmacology of Natural Products) / 相關研究文獻: 闡述其抗菌活性及作用機制的研究成果 。
網絡擴展解釋
軟毛青黴酸(Puberulic Acid)是由青黴菌屬真菌産生的天然毒素,屬于真菌毒素的一種。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一、基本性質與來源
- 化學特性
分子式為$text{C}_8text{H}_6text{O}_6$,分子量198.13,CAS號為99-23-0。其結構含多個羟基和羧酸基團,具有較強生物活性。
- 産生來源
由橄榄綠青黴、軟毛青黴等菌株在發酵過程中自然生成,常見于黴變的谷物(如玉米、大米、小麥)及飼料中。
二、毒性及危害
- 靶向器官
主要侵害肝髒、腎髒和心肌細胞,導緻肝細胞變性、腎小管壞死及心髒損傷,毒性分布與器官病變程度相關。
- 穩定性強
耐高溫,常規加工工藝(如高溫處理)無法有效降解其毒性。
三、實際案例與風險
- 小林制藥事件關聯
該毒素出現在紅曲原料中,推測因生産原料(大米)黴變或環境潔淨度不足導緻污染。截至2024年9月,已緻119人死亡,日本厚生勞動省确認其為腎髒損害主因。
- 曆史與檢測
1932年首次被發現,現可通過生物毒素檢測技術(如高效液相色譜)進行定量分析。
四、總結
軟毛青黴酸是典型的有害真菌代謝産物,其毒性強、穩定性高,需嚴格管控食品及藥品原料的儲存與生産環境。消費者應避免食用黴變或來源不明的發酵制品。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波道選樣速率玻璃圓罩布倫尼曼氏綜合征程式包件非個人的副纖維素根據需要工資分配滾子台海群生呼叫闩止急沖狀呼吸痙笑的進樣器卡他性支氣管炎殼脂蛋白劣等的零頁定址卵巢支魔方钼磷酸铵旁睾炎旁門左道企業經濟獨立溶解酵素軟骨氨酸商品管理所輸送重量計松脂酸托洛氯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