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floppy diskette
【電】 diskette; floppy disk
flake; parcel; partial; patch; piece; slice
【計】 slice
【醫】 disc; disci; discus; disk; flap; piece
【經】 card
軟式磁盤片(Floppy Disk)是早期計算機系統中廣泛使用的可移動存儲介質,其英文對應詞為"floppy disk"或"diskette"。該術語在權威漢英詞典中的解釋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物理特征與工作原理
由柔性聚酯薄膜基片(PET)塗覆磁性材料制成,封裝于方形塑料保護殼内。通過磁盤驅動器的磁頭進行數據讀寫,标準尺寸包括8英寸、5.25英寸和3.5英寸三種規格(《英漢計算機技術大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存儲容量演變
初代8英寸軟盤(1971年)僅能存儲80KB數據,後期3.5英寸高密度軟盤(HD)達到1.44MB容量。該技術參數記錄在《牛津英漢雙解計算機詞典》的存儲介質發展史章節。
應用與淘汰
在1980-1990年代作為主流存儲載體,後因CD-ROM、USB閃存等技術替代而逐步退出市場。美國計算機曆史博物館的技術檔案顯示,IBM于1967年研發的首個軟盤系統奠定了其标準化基礎。
術語對比
在中文技術規範中,"軟盤"為簡體标準稱謂,台灣地區曾使用"磁片"譯名。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的《漢英科技術語詞典》特别标注了該術語的地域性差異。
軟式磁盤片(Floppy Disk)是一種早期計算機使用的可移動存儲介質,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軟式磁盤片由覆蓋磁性塗料的圓形塑料片(聚酯薄膜)構成,通過磁化區域記錄數據。它需配合軟盤驅動器(FDD)讀寫數據,曾是個人計算機傳輸小文件的主要工具。
常見類型與容量
隨着U盤和雲存儲的普及,軟盤因技術局限已逐漸淘汰,但在20世紀70-90年代是主流存儲工具。如需更詳細信息,可參考計算機存儲技術的曆史資料。
奧斯瓦熟成拔鍵銷幫助系統穿貝海綿甾醇垂體缺乏等價操作二氯酰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放射鏡放射氣體色譜分批成本單枸橼酸锂過程擴展減少股本盈餘積極性記錄式動力計基元電荷局部腐蝕具有勾引力的女人锍化物氯化三辛基·甲基铵矛頭嘧啶亞硝脲檸檬酸鉛偶代換硼酐平和上馬陶爾圖阿耳氏膜兔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