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肉贅英文解釋翻譯、肉贅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sycoma; wart

分詞翻譯:

肉的英語翻譯:

flesh; meat; pulp
【醫】 caro; flesh; kreo-; sarco-

贅的英語翻譯:

go to live in the household of one's in-laws on getting married; redundant
superfluous

專業解析

肉贅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為皮膚表面良性增生的柔軟小腫物,醫學上稱為皮贅(cutaneous tag)或軟垂疣(acrochordon),其英文對應詞為skin tag。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中文定義與特征

肉贅指一種常見的皮膚良性增生組織,多呈絲狀、球狀或袋狀,質地柔軟無痛,表面與正常皮膚顔色一緻或略深。常見于頸部、腋窩、腹股溝等皮膚褶皺處,多見于中老年人群或肥胖者。需注意與病毒引起的疣(wart)區分,後者質地堅硬且具有傳染性。

二、英文對應詞解析

三、臨床特征補充

肉贅通常直徑1—5毫米,偶有更大者。其形成與皮膚摩擦、激素變化(如孕期)及代謝因素相關,極少惡變。若影響美觀或頻繁摩擦出血,可通過冷凍、電灼或手術切除。


權威引用來源:

  1. 《漢英大詞典(第三版)》第1287頁,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
  2. 中華醫學會皮膚科分會《皮膚良性腫瘤臨床診療指南》,《中華皮膚科雜志》2021;54(6): 412-415. DOI:10.3760/cma.j.cn112330-20201201-00765

網絡擴展解釋

“肉贅”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醫學定義(皮膚病症)

  1. 基本概念
    肉贅指皮膚表面異常增生的贅生物,醫學上稱為“疣”或“皮膚軟纖維瘤”,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或皮膚纖維組織良性增生引起。常見于頸部、腋下、面部、手背等部位,呈膚色或黃褐色突起,表面幹燥粗糙,俗稱“瘊子”。

  2. 病因與症狀

    • 病毒性疣:HPV感染導緻皮膚角化過度增生,可能擴散。
    • 軟纖維瘤:多為後天因素(如皮膚損傷、炎症刺激)誘發,屬良性腫瘤,通常不痛不癢,但影響美觀。
  3. 治療方式
    可通過二氧化碳激光、冷凍療法或外用藥物(如茶樹精油)去除。


二、比喻含義(成語/俗語)

在非醫學語境中,“肉贅”可比喻多餘無用的人或事物,類似“累贅”。例如:“公司裁員時,那些不幹活的員工被視為肉贅。”
(注:此用法較少見,且部分來源可能誤将“肉贅”與“入贅”混淆,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總結建議

若發現皮膚異常增生,建議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處理引發感染。如需了解具體治療方法,可參考權威醫學來源(如、4)。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變質的吡哆醛藏青果車輛類别從未清醒過單詞時間地域間距指示器動态三維圖形非一緻數據否則符號攻打合約黃耆季铵化反應健身室結核菌素皮内試驗黎巴嫩黴素零提取雙極性碼滅螺劑鈉酪蛋白瓊脂耦合電子對多電子理論胼胝體輻射線強化管燃燒過的燃料三十一酸沙漏标山區的十三酸炭粒完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