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redundant programming
【计】 redundance; redundancy
【化】 redundancy
【计】 programming
【经】 programming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医】 method
【经】 law
冗余程序设计法(Redundant Programming Design Method)是一种通过引入重复或备用模块提升系统可靠性的软件工程技术。该方法核心在于构建多套功能等效的代码路径,当主程序出现故障时,备用路径可立即接管运行。其英文术语"Redundancy"源于拉丁语"redundare",在计算机领域特指为消除单点故障而设计的备份机制。
该设计法包含三种典型实现形式:
根据IEEE 610.12-1990标准,冗余设计需满足「功能等价性」和「独立性」两大原则,各冗余模块需使用不同算法、开发工具实现,以规避共性错误。NASA在火星探测器的容错计算机系统中应用此方法,成功将系统失效概率降至10⁻⁹/小时级别(来源:NASA Technical Report Server)。
该方法的有效性已通过形式化验证工具(如TLA+)得到数学证明,其可靠性增益公式可表示为: $$ R{system} = 1 - prod{i=1}^{n}(1 - R_i) $$ 其中$R_i$代表第i个冗余模块的可靠性系数。在核电控制系统中,三重模块冗余(TMR)设计使系统可用性达到99.9999%。
冗余程序设计法是一种通过引入额外代码、模块或机制来提升系统可靠性和容错能力的方法。以下是详细解释:
冗余程序设计法(Redundant Programming)指在软件系统中主动增加看似多余的结构或功能,以应对潜在故障或意外情况。其核心目标是:
根据实现方式可分为:
某支付系统采用以下冗余设计:
⚠️ 注意:冗余程序设计与代码冗余(无意义的重复代码)有本质区别,前者是主动设计策略,后者需通过重构消除。
不抵抗的电热恒温器动物化学甘氨酸酐公开市场干预活动光电管桥固有属性焊头喝彩价格上限教士甲下的竞走坎比抗拉丁方连续色调原版钠代烷基丙二酸酯气压的熔铁炉鼓风机软水使和解石榴鞣酸水深变化的港口水杨酸异戊酯松甙填料压盖板梯形讯号同类计算机系统伪操作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