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安培分子電流假說英文解釋翻譯、安培分子電流假說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Ampere hypothesis

分詞翻譯:

安培的英語翻譯:

ampere
【化】 ampere
【醫】 a.; amp.; ampere

分子電流的英語翻譯:

【化】 molecular current

假說的英語翻譯:

【醫】 hypothesis; postulate

專業解析

安培分子電流假說(Ampère's Molecular Current Hypothesis)

1. 假說定義與核心内容

安培分子電流假說(Ampère's Molecular Current Hypothesis)由法國物理學家安德烈-馬裡·安培(André-Marie Ampère)于1821年提出。該假說認為:物質的磁性源于微觀層面的環形電流。具體而言,磁性物質内部存在大量分子級别的閉合電流回路(稱為"分子電流",Molecular Current),每個分子電流等效于一個小磁體,其磁矩方向決定宏觀磁性。

2. 物理機制與數學表達

3. 曆史背景與科學意義

安培提出此假說時(1821年),旨在解釋漢斯·奧斯特發現的電流磁效應(1820年)。該假說首次将磁現象歸因于電荷的運動,而非當時主流的"磁荷"理論,為麥克斯韋電磁理論奠定基礎。

4. 現代修正與局限性

現代量子力學表明,磁性主要源于電子自旋(Spin)和軌道角動量,而非經典分子電流。但安培假說仍可定性解釋順磁性、抗磁性等現象,且其"等效電流"模型在電磁學分析中廣泛應用(如安培環路定理)。


權威參考文獻

  1. Ampère, A.-M. (1826). Théorie des phénomènes électrodynamiques. Mémoires de l'Académie Royale des Sciences.
  2. Griffiths, D. J. (2013). Introduction to Electrodynamics (4th ed.). Pearson.
  3. Purcell, E. M., & Morin, D. J. (2013).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3r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Feynman, R. P., Leighton, R. B., & Sands, M. (2011). 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 Vol. II. Basic Books.

網絡擴展解釋

安培分子電流假說是由法國物理學家安培在19世紀提出的理論,用于解釋物質的磁性本質和磁現象的起源。以下是詳細解釋:

1.假說的核心内容

安培假設,在物質的原子、分子等微觀粒子内部存在環形電流(即分子電流),這種電流使每個微粒成為微小的磁體,具有兩個磁極。

2.解釋的磁現象

該假說成功解釋了以下現象:

3.現代理論的修正與補充

安培時代因缺乏原子結構知識,假說存在局限性。現代物理認為:

4.意義與影響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權威資料如(2025-01-20)和(2024-12-24)的詳細論述。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變形蟲尿參數應用程式包出口檢驗制度膽色素原單收縮杜菲埃氏試驗軌迹戶内的呼吸淺促潔白的寄生原生動物來接頭拉帕皮雷瑣辛劣用漏鬥狀的帕金森氏面容丘腦邊緣取消法律人口變老色素細胞的雙極型半導體書籍數序钛箔片電解電容器投資周轉率托-蔡二氏計數池脫牙外側ё繩肌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