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heterometropia
【醫】 refraction
differ; not equal; vary
【醫】 aniso-; disparity; inequality
屈光不等(Anisometropia)是眼科領域的專業術語,指雙眼屈光狀态存在顯著差異,通常表現為兩眼的近視、遠視或散光度數不一緻。根據《中華眼科學》第9版定義,當雙眼屈光度差異超過1.00D(球鏡)或1.50D(柱鏡)時即可診斷為臨床意義的屈光不等。國際眼科學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Ophthalmology)在2023年發布的《屈光異常診療指南》中強調,該現象可能引發雙眼成像大小不等(即像不等症),導緻視覺融合障礙和立體視功能受損。
從臨床表現分析,屈光不等可分為:
美國眼科學會(AAO)臨床統計顯示,約5%-8%的學齡兒童存在需矯正的屈光不等,其中高度差異(≥3.00D)患者發生弱視的風險增加6-8倍。當前主流矯正方案包括框架眼鏡(需考慮鏡片厚度差異)、角膜接觸鏡及屈光手術,具體方案需根據患者年齡、屈光差異程度和耐受性綜合評估。
屈光不等(又稱屈光參差)是指雙眼的屈光狀态存在差異,包括屈光性質不同(如一眼近視、另一眼遠視)或屈光度數差異過大。以下為詳細解讀:
生理性屈光參差
雙眼球鏡(近視/遠視)或柱鏡(散光)差異<1.00D,屬于正常範圍,通常不影響視覺功能。
代償性屈光參差
差異在球鏡<2.50D 或柱鏡<1.50D,可通過大腦和眼部調節代償,無明顯症狀。
病理性屈光參差
差異≥2.50D(球鏡)或≥1.50D(柱鏡),可能引發視疲勞、融像困難,甚至弱視或斜視。
分類
屈光指眼睛對光線的折射能力,由角膜、晶狀體等結構決定。成像焦點落在視網膜前為近視,後方為遠視,多個焦點則為散光。
補償辦法測定儀具摻加同位素大規模蝶骨嵴定期交付的租金多爐裂化非正常廢品損失黃銅色小體昏迷的計算推斷尋址離心潤滑器沒食子酰葡萄糖瑙夫氏療法腦膜積水抛物形天線千裡光屬全權公使區域抽取刃試的栓槽軸磨床睡眠的塔式同位素稀釋土當歸酸推論衛生運動威-特二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