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unit address
assembly; components; parts; subassembly; unit
【計】 E; packing unit; U
【化】 element
【經】 part; parts
【計】 A; AD; ADDR; address; ADR; ADRS
在計算機科學與硬件工程領域,"部件地址"(Component Address)指為系統内特定硬件組件分配的唯一标識符,用于在通信或數據交換中精準定位該部件。以下是詳細解釋:
漢語釋義
部件地址指硬件設備(如内存模塊、I/O控制器)在計算機系統中的物理或邏輯位置編碼,通過該編碼可訪問或控制對應部件。
來源:《計算機科學技術名詞》(第三版),科學出版社
英語對照
Component Address:A unique identifier assigned to a hardware component within a system, enabling precise access during data transmission or control operations.
來源:IEEE Standard Glossary of Computer Hardware Terminology (IEEE Std 610.10-1994)
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
直接對應硬件組件的物理位置,如内存芯片的存儲單元位置。示例:
内存地址0xFFFF0000 映射至北橋芯片控制的顯存區域
來源:Intel® 64 and IA-32 Architectures Software Developer Manuals
邏輯地址(Logical Address)
由操作系統抽象生成的地址,需通過MMU(内存管理單元)轉換為物理地址。例如:
來源:PCI-SIG PCI Express Base Specification Revision 6.0
地址類型 | 作用域 | 轉換機制 | 典型應用 |
---|---|---|---|
物理地址 | 硬件電路層 | 直接尋址 | 内存訪問、DMA傳輸 |
邏輯地址 | 操作系統層 | MMU頁表轉換 | 進程隔離、虛拟内存 |
總線地址 | 系統互連層 | 橋接器映射 | PCIe設備通信 |
設備驅動開發
驅動程式通過部件地址讀寫硬件寄存器,例如配置網卡MAC地址:
write_register(NIC_BASE_ADDR + 0x00, 0xAABBCCDD);
來源:Linux Kernel Documentation - Device Drivers
故障診斷
硬件錯誤日志中記錄的故障部件地址可定位損壞模塊,如:
Memory Error at Address: 0x7FEEDDCC
來源:ARM CoreSight™ 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
Hennessy, J.L., & Patterson, D.A. (2019). Computer Architecture: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Morgan Kaufmann.
Bovet, D.P., & Cesati, M. (2005). Understanding the Linux Kernel. O'Reilly Media.
(注:部分鍊接因平台限制未展示,實際引用時需替換為可公開訪問的權威技術文檔鍊接)
關于“部件地址”的詳細解釋如下:
部件(bù jiàn)
指機器或物體的組成部分,由多個零件裝配而成。在計算機領域可指硬件模塊或功能單元。例如:文字結構中的偏旁部首也被稱為“部件”。
地址(dì zhǐ)
通常指個人/團體的居住或通信位置,在計算機中則指存儲單元、寄存器等位置的編號标識。
以上解釋綜合了漢典、計算機術語及通用詞典的定義,如需查看更多專業用例,可參考計算機硬件相關文獻。
背對背試驗表親波封速度側釉器細胞條代謝室單一率獨立電子近似芳香熏劑防鏽顔料格希氏法貫穿檢查估産靜電測位法精密锉機器條件擠壓脫水膨脹幹燥機矩陣定理聯絡電纜鐐迷宮密封壓力比帕特森向量皮帶輪氣泡栓塞曲張靜脈刀生前射頻變換器實際工資雙套管式換熱器推挽放大望遠鏡制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