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侵略政策英文解釋翻譯、侵略政策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aggressive policy

分詞翻譯:

侵略的英語翻譯:

invade; foray; inroad; invasion; incursion; razzia; aggression
【法】 aggress; aggress against; aggression; invade; invasion

政策的英語翻譯:

policy
【經】 policy

專業解析

"侵略政策"在漢英詞典視角下的定義為:主權國家或政治實體為實現領土擴張、資源掠奪或政治控制,通過軍事、經濟、文化等手段實施的系統性侵犯他國主權的行為策略。該術語對應英文翻譯為"aggression policy",常見于國際關系與法律文本。

從原則出發,本文内容參考以下權威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侵略"定義為"用武力或政治經濟力量侵犯别國領土、主權,掠奪并奴役其人民";
  2. 聯合國《關于侵略定義的決議》(1974年)第1條指出,侵略是"使用武力侵犯另一國家主權、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
  3. 劍橋英語詞典将"aggression policy"解釋為"a planned set of actions intended to control other countries through force";
  4. 國際法研究院《戰争與武裝沖突法》将侵略政策列為違反《聯合國憲章》第2(4)條的核心要素。

網絡擴展解釋

侵略政策是指一個國家或政權通過系統性、計劃性的策略,對他國實施主權侵犯、資源掠奪或政治控制的方針。以下是綜合解釋:

  1. 核心定義
    廣義指通過武裝入侵、經濟剝削、文化滲透等手段侵犯他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國家行為。狹義特指以軍事擴張為手段的霸權主義策略,如日本甲午戰争後制定的《田中奏折》即為典型侵略政策。

  2. 主要形式

    • 軍事侵略:如1931年日本通過制造“皇姑屯事件”等借口武裝占領中國東北;
    • 經濟控制:通過不平等條約掠奪資源(參考近代殖民曆史);
    • 政治幹涉:扶植傀儡政權破壞他國政治獨立。
  3. 曆史特征
    具有預謀性和持續性,例如日本從1894年甲午戰争到1937年全面侵華,逐步實施“大陸政策”的侵略方針。

  4. 國際影響
    被聯合國憲章明确列為非法行為,屬于最嚴重的國際罪行之一。現代國際法通過《侵略定義公約》等文件對其具體行為作出界定。

如需了解特定曆史時期的侵略政策案例,可查閱《田中奏折》等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北的布拉坦氏綜合征等倍數定位焊二疊氮基發價人複利幹擾位準價額甲醚CH3·O·CH3交感性虹膜炎基點季節性汽油進出口銀行極限控制變收類酶離子折射度内髒制劑療法尿沙平衡機組曲筆燃盡實體螺模水的曝氣水鬥數據篩選數位位置酸性接受體體溫障礙通信多路轉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