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鉛室酸英文解釋翻譯、鉛室酸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chamber acid

分詞翻譯:

鉛室的英語翻譯:

【化】 lead castle; lead chamber; sulfuric acid chamber

酸的英語翻譯:

acerbity; ache; acid; grieved; pedantic; sour; tartness
【化】 acid
【醫】 acidum

專業解析

鉛室酸(英文:Chamber Acid)是硫酸(Sulfuric Acid)的一種曆史性稱謂,特指采用鉛室法(Chamber Process)生産的硫酸。該術語源于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主流制酸工藝,因反應在鉛襯裡的密閉室中進行而得名。

核心含義解析

  1. 化學本質

    鉛室酸即稀硫酸(濃度約62-78%),主要成分為H₂SO₄,含少量氮氧化物雜質。與現代接觸法制備的濃硫酸(93-98%)相比,其純度和濃度較低。

  2. 工藝來源

    鉛室法通過燃燒硫磺或黃鐵礦(FeS₂)生成二氧化硫(SO₂),在鉛室内與氮氧化物、水蒸氣反應生成硫酸。核心反應如下:

    $$

    ce{2SO2 + 2H2O + O2 + [NO] -> 2H2SO4 + [NO]}

    $$

    其中氮氧化物(NO/NO₂)作為催化劑循環使用。

  3. 現代等效術語

    當代工業中,“鉛室酸”已被工業硫酸(Industrial Sulfuric Acid)替代。鉛室法因效率低、污染大,于20世紀中期被接觸法(Contact Process)淘汰。

權威參考來源


注:由于“鉛室酸”屬曆史術語,現代漢英詞典(如《牛津化學詞典》)通常不再單獨收錄,建議查詢專業化工文獻或曆史技術檔案獲取完整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鉛室酸”是硫酸生産過程中使用傳統鉛室法制得的一種硫酸産品,其英文對應為chamber acid()。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來源
    鉛室酸得名于其生産工藝——鉛室法(méthode des chambres de plomb)。這是一種古老的硫酸制備方法,通過将硫磺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硫氣體與硝酸蒸氣、水蒸氣等在鉛制反應室中發生氧化反應,最終生成硫酸。鉛作為耐腐蝕材料被用于建造反應室,故稱“鉛室酸”。

  2. 特性與濃度
    鉛室法制得的硫酸濃度通常較低,約為65%-80%,且可能含有少量雜質(如硝酸鹽、氧化氮等)。現代工業中,鉛室法已被接觸法取代,後者可生産濃度更高(98%以上)、純度更優的硫酸。

  3. 曆史意義
    鉛室法是19世紀至20世紀初硫酸工業的主要工藝,對化工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如今“鉛室酸”一詞主要用于描述這一曆史工藝的産物,而非現代工業産品。

如需進一步了解鉛室法的化學反應原理或硫酸生産工藝演變,可參考化學工程相關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半懸浮聚合貝耳氏神經地方行政長官對比度二次轉變溫度甘氨酰基共同租借人工業新設計固定的橫節黴菌屬紅核的化鐵爐貨運班輪郊遊的舊貨攤決定性草約拒收部件或零件可編程式集中器賴因克氏類晶體鍊終止劑馬解剖學目的港濃密的平衡近似前加速因子缺乏親合常數雙基極接面晶體管胎糞溢脫敏膏烷鄰撐鹵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