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平爐煉鋼法英文解釋翻譯、平爐煉鋼法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機】 open hearth process

分詞翻譯:

平爐的英語翻譯:

【化】 open-hearth furnace

煉鋼的英語翻譯:

steel-******

法的英語翻譯: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醫】 method
【經】 law

專業解析

平爐煉鋼法(Open Hearth Steelmaking)是一種通過反射爐高溫熔煉生鐵和廢鋼的煉鋼工藝,其英文名稱直接對應"平爐"(open hearth)的物理結構特征。該方法又稱西門子-馬丁法(Siemens-Martin Process),得名于發明者卡爾·威廉·西門子和皮埃爾-埃米爾·馬丁。

核心原理與工藝特征

采用煤氣或重油為燃料,在開放式爐膛内通過蓄熱室系統預熱空氣與燃氣,使爐溫達到1750-1800℃。爐料包含50-70%液态生鐵和30-50%廢鋼,通過氧化反應去除雜質。爐渣堿度控制在2.0-3.0,典型反應式為:

$$

4FeS + 7O_2 rightarrow 2Fe_2O_3 + 4SO_2↑

$$

曆史沿革與技術演進

根據《中國冶金史》記載,該技術自1864年工業化應用後主導煉鋼行業近百年,我國鞍鋼1952年率先實現平爐技術國産化。1980年代後逐漸被轉爐工藝替代,但仍在特殊鋼領域保留應用。

質量與能耗參數

國際鋼鐵協會數據顯示,傳統平爐鋼碳含量穩定在0.15-1.5%,硫磷含量可控制在0.04%以下。但能耗較高,每噸鋼需消耗1.2-1.5GJ能量,約為現代電弧爐的3倍。

現代價值與遺産保護

雖然全球主流鋼廠已淘汰平爐設備,但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仍保留12項平爐鋼标準(如ASTM A283)。我國将其列為工業遺産保護項目,太原鋼鐵集團保留的300噸平爐入選國家工業遺産名錄。

網絡擴展解釋

平爐煉鋼法是一種傳統的煉鋼工藝,其核心是通過外部燃料加熱和氧化反應去除生鐵中的雜質。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曆史背景

平爐煉鋼法又稱馬丁爐煉鋼法,是以煤氣或重油為燃料,在蓄熱式火焰爐中将生鐵、廢鋼等原料熔煉成鋼液的方法。該方法由德國工程師西門子(K.W. Siemens)于1856年提出蓄熱室設計,後由法國人馬丁(P. Martin)于1864年成功實踐。20世紀中葉,全球約80%的鋼産自平爐,曾是主流煉鋼工藝。

二、基本原理

  1. 熱源與加熱
    依靠燃燒煤氣/重油産生高溫火焰(約1800℃),配合蓄熱室預熱空氣,實現持續供熱。每煉1噸鋼需消耗約140公斤标準煤。

  2. 氧化反應
    通過爐氣(含O₂、CO₂等)和鐵礦石向熔池供氧,氧化去除碳、矽、錳等雜質。爐渣作為傳氧媒介,同時吸附硫、磷等有害元素。

三、主要特點

  1. 原料靈活
    可大量使用廢鋼(占比可達50%以上),生鐵與廢鋼配比自由調整,甚至能處理轉爐無法使用的普通生鐵。

  2. 鋼種多樣
    相比早期轉爐,平爐能生産碳素鋼、合金鋼等更多鋼種,且質量更穩定。

  3. 工藝缺陷
    冶煉周期長(4-12小時),能耗高,且爐體龐大(最大容量達900噸),後期逐漸被轉爐和電弧爐取代。

四、操作流程

典型工序包括:補爐→裝料(鐵礦石、石灰、廢鋼)→加熱→兌鐵水→熔化→精煉→脫氧→出鋼。其中裝料與熔化階段耗時占全流程的2/3。

五、現狀

由于效率低、成本高及環保問題,平爐煉鋼法已于20世紀末基本淘汰,現代鋼鐵工業主要采用轉爐和電弧爐工藝。

如需進一步了解技術細節,可查閱、2、7、8等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邦尼埃氏綜合症報表碼薄利布-安二氏試驗藏毛囊腫等離子體引擎二萘基汞法國山靛反訴感應起動器擱闆共駐主存的加法語句精神威脅金雞納酸救護行為掘屍開戒羚羊角氯化亞钴氯唑沙宗破傷風樣熱釺焊填充金屬請求自動更新鍊接全部費用在内價噻吩烷僧帽樣的生殖學雙相制脫氧腺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