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平爐法英文解釋翻譯、平爐法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Martin process

分詞翻譯:

平爐的英語翻譯:

【化】 open-hearth furnace

法的英語翻譯: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醫】 method
【經】 law

專業解析

平爐法(Open-Hearth Process) 是一種傳統的煉鋼方法,其核心原理是利用蓄熱室預熱空氣和燃料氣體,在反射爐膛(平爐)内熔化生鐵和廢鋼,通過氧化反應去除雜質以生産鋼水。該工藝由西門子兄弟于19世紀中期發明,在20世紀中葉曾是全球主導的煉鋼技術,後逐漸被氧氣頂吹轉爐(BOS)和電弧爐(EAF)取代。

一、術語定義與工藝原理

  1. 中文定義

    平爐法指在配有蓄熱室的反射爐中,通過燃氣(如煤氣)或燃油燃燒産生高溫火焰,直接加熱并熔化爐床上的金屬原料(生鐵、廢鋼、鐵礦石),利用氧化劑(如鐵礦石中的氧)降低碳、矽、磷等元素含量,最終冶煉成鋼的工藝。其名稱源于爐膛呈淺盆狀(“平”爐)且火焰“平鋪”熔池表面的特點。

  2. 英文對應術語

    • Open-Hearth Process:強調爐膛開放式結構,火焰直接作用于熔池表面。
    • Siemens-Martin Process:以發明者命名,突出蓄熱室技術對燃料效率的提升。
  3. 核心原理

    平爐通過蓄熱室回收廢氣熱量,預熱進入爐膛的空氣和燃氣,使爐溫可達1800°C。熔池中的雜質通過以下反應去除:

    $$ ce{4P + 5O2 -> 2P2O5} ce{C + O2 -> CO2} ce{Si + O2 -> SiO2} $$

    氧化産物進入爐渣,最終獲得成分均勻的鋼水。

二、工藝特點與曆史地位

  1. 技術優勢

    • 可靈活使用高磷生鐵、廢鋼等多種原料;
    • 冶煉過程易控,適合生産高品質合金鋼;
    • 爐容大(可達600噸),單爐産量高。
  2. 局限性

    • 冶煉周期長(通常8-12小時),能耗高;
    • 環境污染較重(粉塵、廢氣排放);
    • 基建投資大,操作成本高于轉爐。
  3. 曆史貢獻

    20世紀50年代,平爐鋼占全球産量的80%,為工業化建設提供關鍵材料支撐。其蓄熱原理為現代蓄熱式加熱爐奠定基礎。

三、權威參考文獻

  1. 《鋼鐵冶金學》(冶金工業出版社)

    系統闡述平爐法的熱工原理與操作實踐,分析其被轉爐替代的技術經濟因素。

  2. 《中國冶金百科全書·煉鋼卷》

    定義平爐法詞條,詳述其在中國鋼鐵工業發展中的作用。

  3. 國際鋼鐵協會(World Steel Association)技術報告

    統計平爐工藝的能源消耗與排放數據,對比現代煉鋼技術差異。


注:因技術更替,當前平爐法已基本淘汰,僅少數特殊鋼廠保留。其術語解釋需結合曆史背景與工程文獻以确保權威性。

網絡擴展解釋

以下是對“平爐法”的詳細解釋:

1.定義與曆史背景

平爐法(又稱馬丁法)是一種以煤氣或重油為燃料,通過燃燒火焰直接加熱熔化生鐵、廢鋼等原料,并精煉成鋼液的煉鋼方法。它由德國工程師威廉·西門子和法國工程師皮埃爾·馬丁于19世紀中葉共同開發,1864年首次成功應用。20世紀初,平爐法逐漸替代托馬斯轉爐,成為全球主流煉鋼技術,1955年全球約81%的鋼産自平爐。

2.結構與原理

3.原料與燃料

4.優缺點

5.現狀與替代

20世紀70年代後,因轉爐(氧氣頂吹)和電爐技術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平爐法逐漸被淘汰。目前全球已基本停止使用平爐煉鋼。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看相關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背向停止苯硒醚苄星青黴素G姹紫嫣紅穿孔性潰瘍純保險費等差級數防拷貝磁盤反應再現傅立葉分析對話框腹膜腔内輸液工作面照度骨盆切開術堿金屬的酚鹽金蛹酸拉斯特氏反射皮質脊髓的強類型的羟噻唑氣動吊車軟骨膜炎生産流程手用器械斯托乏索肽基部位統計程式庫圖表的退行發育挖除斷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