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average search length
平均檢索長度(Average Retrieval Length)是信息檢索系統中的核心評價指标,用于量化用戶獲取目标信息所需付出的平均成本。該概念在漢英詞典視角下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漢語術語分解 漢語表述中,“平均”對應統計學中的均值概念,“檢索”指信息查找行為,“長度”在此語境下特指時間或步驟維度。其計算公式可表示為: $$ ARL = frac{1}{N} sum_{i=1}^{N} r_i $$ 其中$N$為總檢索次數,$r_i$表示第$i$次檢索所需步驟數。該定義源自信息科學基礎教材《現代檢索系統原理》。
英語術語對照 英語對應詞"Average Retrieval Length"在ACM數字圖書館的檢索系統标準(SIGIR 2020技術報告)中被明确定義為:"the mean number of steps required to locate specific items in indexed datasets"。該指标廣泛應用于搜索引擎算法優化,特别是在倒排索引結構的效率評估中。
在工程實踐領域,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的多篇研究論文證實,優化平均檢索長度可使系統響應速度提升17-23%。該參數同時影響着用戶體驗與系統能耗,成為評估檢索系統綜合性能的黃金标準。
平均檢索長度(Average Search Length, ASL)是衡量檢索算法效率的核心指标,表示在查找過程中與關鍵碼進行比較的次數的期望值。以下是詳細解釋:
ASL的計算公式為: $$ ASL = sum_{i=1}^{n} (p_i cdot c_i) $$ 其中:
假設順序查找3個元素{a, b, c},查找概率分别為0.4、0.1、0.5,則: $$ ASL = 0.4 times 1 + 0.1 times 2 + 0.5 times 3 = 2.1 $$ 即平均需比較2.1次。
通過優化數據結構(如二叉排序樹、哈希表)或算法(如二分法),可顯著降低ASL,提升檢索效率。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算法的ASL計算,可參考搜索來源中的詳細案例分析。
薄革浸灰法不安全變形草酸鎳醋化器巅頂點骶尾側韌帶非複接插口分出乳油風濕疹附加位附屬分類帳蜉遊類副族元素隔岸觀火公共汽車假化學平衡即時懲罰均二苯代乙烯聚氧化亞乙基烷基醚勞丹脂類人的奶名輕質基生産定額石墨容器甜菜苷投資證券的銷售萬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