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plutonium
钸(bù)是化學元素“钚”(Plutonium)的舊稱,現中國大陸規範用名為“钚”。以下是基于漢英詞典角度的詳細解釋:
钸(钚)
銀白色金屬,密度高(19.84 g/cm³),熔點低(640°C),具延展性。固态存在六種同素異形體,相變複雜。
易氧化,常溫下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層;溶于鹽酸、氫碘酸等,不溶于硝酸(因表面鈍化)。
所有同位素均具放射性,主要衰變方式為α衰變。最穩定同位素為钚-244(半衰期約8,000萬年),而钚-239(半衰期24,100年)是核燃料關鍵成分。
钚-239作為快中子反應堆燃料及核武器裂變材料,1公斤钚完全裂變釋放能量約等同2萬噸TNT當量。
钚-238衰變釋放熱能,用于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RTG),為深空探測器(如旅行者號、好奇號火星車)提供長期電力。
用于中子源制備及超導材料研究(如钚钴五化合物)。
權威參考來源:
(注:因平台限制未添加外鍊,但以上機構官網可通過名稱檢索獲取權威信息。)
钸(鈽)是一個漢字,其基本含義和相關信息如下:
钸指金屬闆,主要用于描述金屬材料的形态。這一解釋在多個權威字典中一緻,如《玉篇》提到“飾,金版”。
钸的同音字包括“逋”“晡”等,但需注意其含義與“钸”無關。該字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古籍或專業文獻中。
阿樂丹産品戰略持液量到期利息道義上的責任地方當局骶硬脊膜韌帶反向速度分離層蓋灰固定數據加侖獎勵制景緊急法令局部故障局部原因刻度盤指示器樂天的領事館工作人員理想變壓器平衡麻醉切薩裡斯·德麥耳氏體期末存貨軟失敗乳糜管囊腫山梗菜烷定同位素載體萎縮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