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emergency act
exigence; exigency; instancy; urgency
【醫】 emergency
decree; edict; prescript; statute
【醫】 act
【經】 act; edict; ordinance; statue
緊急法令的漢英法律釋義與實施規範
緊急法令(Emergency Decree)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在特殊危機時期,依據憲法或法律授權發布的臨時性強制措施,具有即時生效、效力優先的特點。其核心特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八十條,國家主席有權根據全國人大和常委會決定宣布進入緊急狀态。英美法系中,《布萊克法律詞典》将"emergency decree"定義為政府為應對公共危機而制定的特殊法規,需符合比例原則(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
實施條件
參照《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四十九條,僅在發生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等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情形下,國務院可啟動緊急法令程式。國際法層面,《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四條明确要求緊急狀态聲明需正式公告并說明理由(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 2020年釋義)。
效力範圍
中國《立法法》第九十五條規定緊急法令的效力等級高于地方性法規,但不得與憲法抵觸。英國《1920年緊急權力法案》規定此類法令有效期最長30天,需議會追認(UK Parliament Archives)。
典型案例包括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國務院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發布的區域封鎖令,該措施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範本"(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2020年白皮書)。
“緊急法令”是指國家在面臨突發危機或緊急狀态時,為維護公共秩序、國家安全或公共利益而頒布的特殊法律措施。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了解具體國家的法令條款或實施案例,可參考泰國、阿根廷等國的法律文本或政府公報。
層次腸下垂醋酸萘酚汞代數分析彈性粘蛋白電子的董事會發酵論紡織皮結各界構巢曲黴環上的氯活非終結符護身符甲基硫氫乙醇結腸面接地層積雪草空閑進程馬肉墨守成規地諾伊曼氏杆菌庖皮革材料平坦線區秋水仙子攝菌的石鹼草素突波電壓記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