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達審計英文解釋翻譯、送達審計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documentary audit
分詞翻譯:
送達的英語翻譯:
service
審計的英語翻譯:
audit
【經】 audit; comptroller
專業解析
送達審計(Service of Audit)是法律程式與審計監督相結合的專業術語,指審計機關依法将審計文書或通知正式遞交給被審計單位的行為,确保審計程式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該流程需嚴格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第四十一條規定,明确要求審計機關在實施審計前應提前送達審計通知書,保障被審計方的知情權與申辯權。
從實務角度,送達審計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 文書類型:包括審計通知書、審計報告征求意見書等,需載明審計範圍、時間及法律依據。
- 送達方式:可采用直接送達、郵寄送達或電子送達,其中直接送達需由兩名以上審計人員執行并留存籤收記錄。
- 法律效力:送達完成标志着審計程式正式啟動,被審計單位需依法配合并提供相關資料。
國際審計準則(ISA 210)同樣強調,審計通知的及時性與透明度是保障審計獨立性和結果公信力的基礎。例如,世界銀行審計項目中,送達環節需同步上傳至全球審計監管平台,實現全流程可追溯。
網絡擴展解釋
送達審計,又稱“報送審計”或“送請審計”,是審計機關依法要求被審單位将相關資料報送至指定地點進行審查的一種方式。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定義與核心特征
- 送達審計指審計組織依據法規,通知被審單位将需審查的全部資料(如財務報表、預算計劃等)在規定時間内報送至審計機關,而非審計人員前往被審單位現場。
- 異地性:審計過程在審計機關所在地完成,屬于異地審計。
2.適用範圍
- 適用對象:主要針對規模較小、業務簡單、財務核算基礎較好的單位,如部分事業單位或政府機關。
- 審計類型:多用于常規財務審計,不適用于需實地核查的經濟效益審計或財經法紀審計。
3.實施方式
- 時間分類:分為定期(如月度、季度)報送和不定期的臨時性審計。
- 資料要求:需報送的資料範圍及時間節點由審計機關明确規定。
4.優缺點分析
- 優勢:
- 提高審計嚴肅性和權威性;
- 便于集中管理審計流程,降低現場幹擾;
- 減少與被審單位的直接接觸,促進廉潔從審。
- 局限性:
- 依賴被審單位提供資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 難以通過實地觀察獲取額外審計證據。
5.與現場審計的區别
- 送達審計的辦公地點在審計機關,而現場審計需審計組進駐被審單位實地核查。兩者在程式上互補,但適用場景不同。
如需更完整的政策依據或案例,可參考深圳市審計局研究報告或《MBA智庫百科》等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背日性不更換不正當所得的紅利粗粒懸浮體大分子化合物第六腦室惰菌素多潘二氫鍊黴素符合标準高壓光譜學跟蹤數據處理歸檔文件故障數據計算滑杆回顧透鏡腳踏兩輪車淨化場鍊路交換了如指掌酶譜偶-偶核全部标準負嗬全氟化作用取樣工具珊瑚紅釉輸出計天目藜蘆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