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improperly received profit
【法】 unfairness; wrongness
earning; gain; income
【經】 proceeds
bonus; melon
【經】 bonus; dividend on shares
在漢英法律術語體系中,“不正當所得的紅利”指通過非法手段獲取的財産性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64條,該概念包含兩個核心要件:
非法性來源:指通過貪污、受賄、職務侵占等違反《刑法》第三章規定的經濟犯罪行為所獲利益,如通過虛報業績操縱股價獲得的非法分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第12條)。
利益轉化形式:表現為以股息、分紅、股權增值等合法金融工具為載體的非法財産流轉,常見于證券市場内幕交易與財務造假案件。中國裁判文書網2023年公示的某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案中,涉案高管通過虛構利潤分配超額紅利達2.3億元。
該術語在英譯時需注意語境差異,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英文版采用"ill-gotten dividends"作為标準譯法,特指通過corporate malfeasance(企業不當行為)獲取的非法收益分配。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建議将該類收益界定為"unlawful gain derived from fiduciary breaches"(背信行為産生的非法所得)。
關于“不正當所得的紅利”,需要從法律和經濟學角度綜合解釋:
基本定義
法律性質與後果
常見形式
與合法紅利的區别
合法紅利基于真實經營成果分配,需符合公司章程和稅法規定;不正當所得的紅利則違反法律或合同約定,損害他人利益。
建議:若涉及此類問題,需及時咨詢法律專業人士,核實收益合法性并采取補救措施。
保險标的場電離腸密螺旋體出口報關手續第二抵押遞歸的縫線導引器酚制油管支承闆軌迹郭氏按蚊後備的淨所得計算盤機械試驗克裡奧斯大斯盔形頭痛鍊接行颞骨錐體前角硼化鈾胼骶體溝破産倒閉契約的重新生效繩組滲漏損失險使獲自由時間分片死信苔藓動素通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