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bi-implication form
both; double; even; twin; two; twofold
【化】 dyad
【醫】 amb-; ambi-; ambo-; bi-; bis-; di-; diplo-; par
contain; implication
ceremony; formula; model; pattern; ritual; style; type
【化】 expression
【醫】 F.; feature; formula; Ty.; type
雙蘊涵式(Biconditional)在邏輯學和數學中是一個核心概念,指兩個命題之間“當且僅當”(if and only if)的關系。其含義是:命題P為真時,命題Q必然為真;同時,命題Q為真時,命題P也必然為真。這種雙向依賴關系在漢英詞典中通常對應以下解釋:
雙蘊涵式(Biconditional)表示兩個命題邏輯等價,即P成立的條件嚴格等同于Q成立的條件。其标準邏輯符號為↔ 或⇔,對應的自然語言表述為“P當且僅當Q”(P if and only if Q)。
例如:
“一個整數是偶數當且僅當它能被2整除。”
(An integer is even if and only if it is divisible by 2.)
真值表定義:
雙蘊涵式 ( P leftrightarrow Q ) 的真值取決于P與Q是否同真或同假: $$ begin{array}{cc|c} P & Q & P leftrightarrow Q hline T & T & T T & F & F F & T & F F & F & T end{array} $$
《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定義雙蘊涵為“邏輯等價的核心運算符”,強調其在形式系統(如命題邏輯)中的基石作用。
來源:SEP: Conditionals(真實有效鍊接)
《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
将“雙蘊涵”歸類為“複合命題的聯結詞”,指出其符號“↔”的國際通用性,并舉例說明其在數學定理中的典型應用。
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蘊涵”詞條(無直接鍊接時僅标注來源)
國際符號學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Semiotics)
明确雙蘊涵符號(⇔)的ISO标準化編碼,強調其在計算機科學與數理邏輯中的跨領域一緻性。
雙蘊涵式是邏輯學中的一種複合命題形式,表示兩個命題之間的雙向條件關系,即“當且僅當”(if and only if)。它由兩個單向蘊涵式(A→B 和 B→A)聯合構成,符號化為A↔B。
嚴格等價性
雙蘊涵式要求兩個命題的真值完全相同。即:
真值表
| A | B | A↔B |
|---|---|-----|
| T | T |T|
| T | F |F|
| F | T |F|
| F | F |T|
自然語言表達
在定義、定理或數學證明中,常用“當且僅當”表達雙蘊涵。例如:
“一個整數是偶數,當且僅當它能被2整除。”
這裡需同時滿足兩個方向:
與單向蘊涵的區别
單向蘊涵(A→B)僅要求“A為真時B不能為假”,但允許B為真時A為假。而雙蘊涵式則對兩個方向均有嚴格約束。
總之,雙蘊涵式是邏輯學和數學中表達嚴格等價關系的核心工具,強調兩個命題在真值上的完全一緻性。
黯然本生氏燈焰鼻甲切除術超遠基線幹涉測量法碘氯苯炔醚電氣工人反作用場哥德巴赫猜想滑車囊彙編并運行貨主要成本金屬離子激活酶基值理查森标繪圖零下流膿硫酸硝氣溶液年終報告聘書潑辣氫可松氨酯三位一體審判監督實物擔保手續費帳戶酸鹼兼性的速成展性鑄鐵隨機性分析程式钛酸酐碳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