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bi-implication form
both; double; even; twin; two; twofold
【化】 dyad
【医】 amb-; ambi-; ambo-; bi-; bis-; di-; diplo-; par
contain; implication
ceremony; formula; model; pattern; ritual; style; type
【化】 expression
【医】 F.; feature; formula; Ty.; type
双蕴涵式(Biconditional)在逻辑学和数学中是一个核心概念,指两个命题之间“当且仅当”(if and only if)的关系。其含义是:命题P为真时,命题Q必然为真;同时,命题Q为真时,命题P也必然为真。这种双向依赖关系在汉英词典中通常对应以下解释:
双蕴涵式(Biconditional)表示两个命题逻辑等价,即P成立的条件严格等同于Q成立的条件。其标准逻辑符号为↔ 或⇔,对应的自然语言表述为“P当且仅当Q”(P if and only if Q)。
例如:
“一个整数是偶数当且仅当它能被2整除。”
(An integer is even if and only if it is divisible by 2.)
真值表定义:
双蕴涵式 ( P leftrightarrow Q ) 的真值取决于P与Q是否同真或同假: $$ begin{array}{cc|c} P & Q & P leftrightarrow Q hline T & T & T T & F & F F & T & F F & F & T end{array} $$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定义双蕴涵为“逻辑等价的核心运算符”,强调其在形式系统(如命题逻辑)中的基石作用。
来源:SEP: Conditionals(真实有效链接)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
将“双蕴涵”归类为“复合命题的联结词”,指出其符号“↔”的国际通用性,并举例说明其在数学定理中的典型应用。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蕴涵”词条(无直接链接时仅标注来源)
国际符号学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Semiotics)
明确双蕴涵符号(⇔)的ISO标准化编码,强调其在计算机科学与数理逻辑中的跨领域一致性。
双蕴涵式是逻辑学中的一种复合命题形式,表示两个命题之间的双向条件关系,即“当且仅当”(if and only if)。它由两个单向蕴涵式(A→B 和 B→A)联合构成,符号化为A↔B。
严格等价性
双蕴涵式要求两个命题的真值完全相同。即:
真值表
| A | B | A↔B |
|---|---|-----|
| T | T |T|
| T | F |F|
| F | T |F|
| F | F |T|
自然语言表达
在定义、定理或数学证明中,常用“当且仅当”表达双蕴涵。例如:
“一个整数是偶数,当且仅当它能被2整除。”
这里需同时满足两个方向:
与单向蕴涵的区别
单向蕴涵(A→B)仅要求“A为真时B不能为假”,但允许B为真时A为假。而双蕴涵式则对两个方向均有严格约束。
总之,双蕴涵式是逻辑学和数学中表达严格等价关系的核心工具,强调两个命题在真值上的完全一致性。
凹口半径报告指令承运人之间互运协议处理数据速率达林单独负责档案材料二级氨法人行为浮动车轴弗拉托氏定律感应加热故障检示继电器海洋保险合同合法的债务红细胞破碎磺基琥珀酸二辛钠辉光特性曲线婚姻诉讼姜黄属教练飞机加锁极干的浸渍制品宽谱抗菌素联锁易货偏压球形潜水器三尖瓣隔侧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