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雙本位制金銀的比例英文解釋翻譯、雙本位制金銀的比例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mint ratio

分詞翻譯:

雙的英語翻譯:

both; double; even; twin; two; twofold
【化】 dyad
【醫】 amb-; ambi-; ambo-; bi-; bis-; di-; diplo-; par

本位制的英語翻譯:

【法】 bimetallic standard; bimetallism

金銀的英語翻譯:

bullion

比例的英語翻譯:

proportion; proportionment; scale
【計】 R
【醫】 proportion; ratio
【經】 percentage; ratio; scale

專業解析

雙本位制(Bimetallism)指一國同時以黃金和白銀作為法定本位貨币的制度,其核心是政府通過法律固定金銀之間的兌換比例。這一比例稱為“金銀比價”(Gold-Silver Ratio),即單位重量黃金可兌換白銀的法定數值。以下是關鍵要點:


一、金銀比例的定義與作用

  1. 法定比價

    政府強制規定金銀的官方兌換率(如1:15即1單位黃金兌換15單位白銀),旨在維持兩種貨币的并行流通。例如1792年美國《鑄币法案》将比例定為15:1。

  2. 市場波動沖突

    若市場實際比價偏離法定比例(如白銀貶值時市場比價為1:16),則黃金會被囤積或出口(格雷欣法則),導緻實際流通貨币單一化。


二、曆史案例與比例設定


三、經濟影響與理論争議

  1. 支持觀點

    增加貨币供給,緩解通貨緊縮(如威廉·詹甯斯·布萊恩的"黃金十字架"演講)。

  2. 反對觀點

    價格扭曲引發套利,破壞貨币穩定性(大衛·李嘉圖的"劣币驅逐良币"理論)。


四、學術參考文獻

  1. 《貨币金融學》(弗雷德裡克·米什金)

    分析雙本位制運作機制及曆史局限性。

  2. 美國財政部曆史檔案

    詳述1792年《鑄币法案》中比例設定的立法過程。

  3. 經濟史評論(Economic History Review)

    研究拉丁貨币同盟對歐洲彙率體系的影響。


注:因部分文獻來源需訪問學術數據庫,建議通過圖書館或JSTOR等平台獲取完整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雙本位制是一種貨币制度,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金币與銀币的固定兌換比例,要求二者按法定比價同時流通。其核心在于金銀比例的設定,這一比例由官方根據市場狀況或政治經濟需求決定,而非完全由市場波動決定。以下是具體分析:

1.金銀比例的法定性

雙本位制下,金銀比價由政府強制規定。例如:

2.比例設定的依據

官方比價通常參考當時的市場金銀價值,但一旦确定後即保持剛性。例如,美國1792年的比例反映了當時金銀的市場價值平衡,而英國15.2:1的比價則是基于牛頓的測算。

3.比例失衡的後果

由于市場金銀價格波動,法定比價可能偏離實際價值,引發“劣币驅逐良币”(格雷欣法則):

4.曆史局限性

雙本位制試圖通過固定比例解決平行本位制的價格混亂,但因違背價值規律,最終被金本位制取代。例如,19世紀後期全球銀價暴跌,導緻采用雙本位制的國家貨币體系崩潰。

雙本位制的金銀比例是人為設定的剛性标準,雖短期内穩定了貨币體系,但長期無法適應市場變化。其典型案例(如美國的1:15、英國的1:15.2)反映了政策制定與市場規律之間的矛盾,最終促使這一制度退出曆史舞台。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薄膜記號乘法字狀态船上交貨磁各向異性基團醋酸基孕烯醇酮單一經濟導熱度大型的磺化油鏡象效應競選戰略棘突點聚羟甲脲快凝水泥累計淨提款額例程煤炭工業摩爾自由能商務程式設計閃蒸槽十九烷酸實現者雙同步成批處理終端太守貪食地頭孢噻氧僞積分法衛生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