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precedented
"史無前例"作為漢語四字成語,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三個維度:
詞語結構分析
"史"指代曆史記載,"無"表示否定,"前例"即先例。整體構成"曆史上未曾出現過的先例",與英語"unprecedented"形成直接對應關系。《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特别标注該詞多用于強調"突破常規的重大事件"(商務印書館,2016)。
權威漢英詞典釋義
《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九版将其英譯為"unprecedented; without any precedent",并标注其使用場景包括政治變革、科技突破等領域(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8)。《新世紀漢英大詞典》補充說明該詞常與"創舉""突破"等詞形成搭配語境(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曆時語義演變
根據《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考據,該詞最早見于《左傳》"未有此例"的表述,經過唐宋時期演變定型,明代《警世通言》中已出現與現代完全相同的四字結構(中華書局,2003)。在當代語用中,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将其收錄為A級常用成語。
跨文化翻譯對照
劍橋大學出版社《漢英雙解中國慣用語詞典》指出,英語表達"unheard-of"僅能傳達部分語義,完整翻譯需結合具體語境補充時間維度,如"the first time in recorded histo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5)。美國漢學家Victor H. Mair在《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中特别強調該成語在近現代史研究中的高頻使用特征。
典型使用範例
參照《人民日報》語料庫統計,該詞在2020-2024年間使用頻率增長37%,主要應用于航天工程(如"嫦娥六號月背采樣史無前例")、外交領域(如"中非合作論壇創史無前例參會規模")等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報道。
"史無前例"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該成語讀作shǐ wú qián lì,意為曆史上從未發生過或沒有先例可循的事件,強調前所未有的特性。常用于形容重大突破、特殊現象或極端情況,如“史無前例的成就”“史無前例的災難”等。
二、出處與演變
源自清代丘逢甲《嶺雲海日樓詩鈔》中的詩句:“百年記注無前例,萬事樞機有要津。”。原指官方曆史記載中未曾出現過的案例,後演變為泛指一切無先例之事。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用法與例句
五、注意事項
該成語多用于正式或書面語境,需根據上下文判斷褒貶傾向。例如,描述災難時隱含負面評價,而形容成就時則為褒義。
膀胱麻痹半實時本期預期閉常式不繡的醋黴素呆人彈簧箱德波耳氏管放蕩的青年肺叩響肥生痰杆菌高頻電導滴定法弓形組織號碼機黑-溫二氏試驗盒式錄象帶霍夫曼氏反射建立壓力級聯放大調速管莖的痙攣性閉尿科-龐二氏法空氣冷凝器流并行性綠簾石馬拉松熱電子認知科學入口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