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實體關系模型英文解釋翻譯、實體關系模型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entity relationship model

分詞翻譯:

實體的英語翻譯:

entelechy; entity; esse; noumenon; substance; substantiality
【計】 entity
【醫】 entity; noumenon; stereo-
【經】 entity

關系模型的英語翻譯:

【計】 relational model

專業解析

實體關系模型(Entity-Relationship Model,簡稱ER模型)是數據庫設計中的一種概念建模工具,用于以圖形化方式描述現實世界的業務邏輯和數據關聯。其核心是通過定義實體(Entity)、關系(Relationship)及屬性(Attribute)構建結構化數據框架。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核心概念定義(漢英對照)

  1. 實體 (Entity)

    表示具有獨立存在意義的對象或概念(如“學生”/“Student”、“訂單”/“Order”)。實體用矩形框表示,是數據庫中可區分的獨立單位。

  2. 關系 (Relationship)

    描述實體間的邏輯關聯(如“學生選修課程”/“Student enrolls in Course”)。關系用菱形框表示,可包含一對一(1:1)、一對多(1:N)或多對多(M:N)的基數約束。

  3. 屬性 (Attribute)

    實體或關系的特征描述(如學生的“學號”/“Student_ID”)。屬性用橢圓形表示,分為唯一标識實體的主鍵屬性(Key Attribute)和普通屬性。


二、ER模型的核心要素

要素 英文術語 作用與示例
實體集 Entity Set 同類實體的集合(如所有“教師”實體構成教師實體集)
弱實體 Weak Entity 依賴其他實體存在的實體(如“訂單明細”依賴“訂單”)
聯繫集 Relationship Set 實體間關系的集合(如“教授-課程”授課關系)
角色 Role 關系中實體的功能(如“員工-部門”關系中,員工角色可為“管理者”或“成員”)

三、模型特點與應用場景

  1. 可視化設計

    ER圖(ER Diagram)直觀展示數據結構和約束,便于開發人員與業務方溝通需求。

  2. 數據庫設計基礎

    作為概念模型,ER模型可轉化為關系數據庫的表結構(如将實體轉為數據表,關系通過外鍵實現)。

  3. 約束表達

    支持基數約束(Cardinality,如“一個學生最多選5門課”)和參與約束(Participation,如“每門課程必須由教師教授”)。


四、權威參考文獻

  1. 原始論文

    Chen, P. P. (1976). The Entity-Relationship Model: Toward a Unified View of Data. ACM Transactions on Database Systems.

    (首次提出ER模型的理論框架)

  2. 标準教材

    Elmasri, R., & Navathe, S. B. (2016). Fundamentals of Database Systems (7th ed.). Pearson.

    (詳解ER模型到關系模型的映射規則)

  3. 國際标準

    ISO/IEC 19763-3:2010.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Metamodel framework for interoperability (MFI) — Part 3: Metamodel for ontology registration.

    (規範ER模型在元數據管理中的應用)


五、實際應用示例

 +-------------+enrolls+------------+
 | Student |◄------------------|Course|
 +-------------+ (M:N Relationship) +------------+
 | *Student_ID | | *Course_ID |
 |Name | |Title |
 |Major| +------------+
 +-------------+
▲
| belongs_to (1:N)
 +-------------+
 | Department|
 +-------------+
 | *Dept_Code|
 |Location |
 +-------------+

圖中展示學生與課程的多對多選課關系,以及學生所屬院系的一對多關系。


通過ER模型,可系統化梳理業務規則,确保數據庫設計的邏輯完整性與可擴展性。其漢英術語對照及圖形化表達已成為全球數據庫教育與實踐的通用标準。

網絡擴展解釋

實體關系模型(Entity-Relationship Model,簡稱ER模型)是數據庫設計中用于描述現實世界數據結構的圖形化建模工具,由美籍華裔計算機科學家陳品山于1976年提出。以下是核心要點解析:


一、三大基本元素

  1. 實體(Entity)
    表示獨立存在的對象或事物,例如“學生”“課程”“訂單”。實體用矩形框表示,同類實體的集合稱為實體集(如所有學生)。

  2. 屬性(Attribute)
    描述實體的特征,例如學生的“學號”“姓名”。屬性用橢圓形表示,分為:

    • 主鍵屬性(唯一标識實體,如學號)
    • 簡單/複合屬性(是否可拆分,如地址可拆分為省、市)
    • 單值/多值屬性(如電話號碼可能有多個)。
  3. 關系(Relationship)
    表示實體間的聯繫,例如“學生選修課程”。關系用菱形框表示,可标注聯繫類型:

    • 一對一(1:1):如“學生與學籍檔案”
    • 一對多(1:N):如“班級與學生”
    • 多對多(M:N):如“學生與課程”。

二、核心作用


三、擴展概念


四、應用示例

以圖書館系統為例:


五、與其他模型的區别

通過ER模型,設計者能系統化梳理業務需求,為後續數據庫實現提供清晰藍圖。如需進一步了解符號細節或轉換規則,可結合具體案例深入探讨。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安插抵押借款耳輪尾二氫鹽法向壓力芬哥爾法分類輸出文件副編輯故意傷害行波光電管合成電路交流抹去基本區域聚會奎納西普妥兩眼視力檢器裂痕鄰聯茴香胺氯化可他甯檸檬酸氫鎂淺色基前向電阻全骶裂權益年金射擊場設計員時間序數水腫性鼻卡他投資證券的銷售